第1148章 言传不如身教(3/4)
“主上,考虑到王妃尚未入府,臣以为,是否斟酌着稍减?”孔昆虽然念栈权位,他这个迎亲正使毕竟担心得罪了未来的皇后,便在末尾提出了小小的保留意见。
李中易当即笑了,难怪有人曾经说过,读书越多越fǎn • dòng,这里fǎn • dòng指的是想得太过长远,就很容易瞻前顾后。
很多时候,考虑得越多,顾虑也就越多,紧跟着,也就越难成事。这也是秀才造反,三年无成的典故来源。
“无妨!”李中易和柴玉娘之间,正在持续性的冷战之中,娶她进门的时间,只能一推再推。
如果不是李七娘的岁数渐渐大了,再不娶进门来,肯定落下闲话,李中易宁愿再等等看。
所谓的礼仪,如果没有实力做后盾,都是浮云罢了。当年,宣统帝逊位之后,依然在紫禁城内玩上朝的游戏,结果却是,不打招呼就随意缺席的旧大臣们,简直是多如牛毛,岂有任何尊严可言?
同治皇帝的皇后,阿鲁特氏,曾经当着慈禧太后的面,义正词严的说:“臣妾是从大清门抬进宫的!”
结果呢,同治皇帝刚刚驾崩,阿鲁特氏就莫名其妙的暴病身亡,连丧仪都一减再减,堂堂皇后国母的出殡仪式,比普通的嫔都不如。
孔昆知道事不可为,也没胆子继续再劝,只得长揖告退。
等孔昆走后,李中易换上一袭粗麻衣,穿上粗麻布鞋,领着长子狗娃、次子灵哥儿、三子兴哥儿,父子四人大摇大摆的从后门出了府。
身为创业立基之主,李中易深深的懂得接地气的重要内涵。小民百姓,其实才不会去管谁当皇帝,谁在坐江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