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逍遥侯 > 第754章 我又来了

第754章 我又来了(3/4)

目录

目前,根据大周朝的官方统计,不过区区六百万户而已,约三千万的总人口。

当然了,由于“人丁税”的事实存在,全国各地的民间,多有隐瞒实际丁口的陋习。

唐朝中后期实行的两税法,将原有的人丁税“租庸调”并入了财产税,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改革人丁税的先河。

两税法的实施,是在社会贫富差距变得较大的情况下,增大实际纳税面,保障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举措。虽说其主要目的在于挽救政府收入窘迫的困境,但其客观上减轻了少地的贫苦农民的负担,并使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开始变得松弛,从此,人丁税在国家税收中渐渐不再居于主要地位。

但是,随着唐末军阀混战,军费徒增,至五代时,各个割据政权均在其辖区内加征“身丁钱”。

大周朝立国之后,各地仍延旧制征收。其男子二十成丁,六十为老,在此年龄范围内不分主、客户均须负担。各地税制也各不相同,如洺州每丁纳钱六百九十五文,磁州五百九十四文,成为百姓的一项额外苛赋。

地方官想多捞钱,老百姓不堪重负,很自然的也就选择了瞒报人口。

李中易也不知道民间究竟隐瞒了几成人口,只是从来往的商户以及各地的线报那里,间接的知道,各地民间人口的瞒报率,大约都在五成左右。

由此计算下来,整个大周的人口,总计也不过四千多万而已。

以区区四千万人,若是养活三十万甚为消耗钱粮的精兵,民间的负担显然过重。

归根到底,契丹国的疆域太过于庞大,又是迁移流动性极强的马上民族,其全国真正动员起来,带甲百万绝对不是梦。

将来,李中易的手头若是没有二十万以上的精锐兵马,很难将契丹主力合围,并一举灭国。

道理其实是明摆着的,李中易即使带兵二十万北伐,国内也至少需要十万兵马留守,以震慑宵小之徒。

基于长远的战略性考虑,李中易很早就定下了彻底征服高丽国的计划,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利用高丽国的所谓三千里锦绣河山,帮他养活十万精兵。

浩浩荡荡的船队,按照参议司事先的计划,顺利的抵达了江华湾偏北的新罗村。

充当先锋的刘贺扬部,按照参议司制订的作战计划率先抢滩登岸,并迅速的展开了战斗队形,以防不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