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试看天堑投鞭渡(3/3)
“所以,齐王的意思,是希望郑将军能以大局着想,暂不攻南京。”锦衣卫小声说着。
“何为大局?匡扶社稷,是为大局!”郑森怒道:“难道齐王要舍本逐末吗?”
锦衣卫也有些惶急,忙解释:“齐王心心念念的也是收复旧京。现在若是一鼓作气将南京拿下,固然可以振奋我江南抗清军民的士气。但清廷也必会大举增援。我军孤军深入,只恐难以久持。其次,就算郑将军全力攻城,以南京之坚固,怕也不易攻取。与其损兵折将,不如先围而不打。”
“围而不打?”郑森有些疑惑,追问:“这又是为什么?”
锦衣卫神秘地一笑,说:“因为清廷的江南总督是咱们自己人。”
“啊?”郑森豁然起身,叫道:“洪承畴是自己人?”
“对呀!”锦衣卫望了望左右,又凑近郑森的耳畔说:“齐王的口谕,只要郑将军按照齐王说的做,不仅南京可下,北国亦可收复。”
接着,锦衣卫便对郑森一阵耳语,郑森越听越觉得吃惊,越听眼睛就瞪得越大。
锦衣卫说完之后,才稍稍站远了些,笑着说:“齐王还有句话交代。唐王赐将军‘国姓’,将军不妨纳了。”
“可这是……”郑森大为惊愕,正要辩解,锦衣卫便轻轻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齐王知道郑将军的意思。唐王封赏,名不正言不顺。不过,齐王也有句话,‘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现在不是搞内斗的时候。至于唐王逾矩的行为,日后齐王自有计较,绝连累不到郑将军。”
郑森木然点了点头,叹道:“齐王果真是深谋远虑,郑森自愧不如。”
“呵呵,日后小的就得称呼您‘国姓爷’了。”锦衣卫冲郑森施了一礼,笑着说:“属下还要回桂林复命,这就告辞了。”
他正待要走,郑森忽然叫道:“贵使且慢!”
锦衣卫回身问:“国姓爷可也有话捎给齐王的?”
郑森想了想,便踱步到桌前,提起饱蘸浓墨的笔,刷刷点点,写下了一首诗,然后将它递给了锦衣卫,说:“齐王的令旨,明俨不敢违抗。不过明俨心中的志向,也希望齐王能懂。”
锦衣卫接过这诗来一瞧,只见上面写道:“缟素临江誓灭胡,雄狮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