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酒肆(2/3)
他说着便大踏步走了。随从正要再劝,但也一时无语,只好紧紧跟了上去。
淮安本是繁华热闹的一座小城。但自从刘泽清劫掠之后,满清南来,这里便是萧瑟一片。大街上行人稀少,许多店铺都上着门板,里面有没有人都未可知。
徐枫走在这颇为荒凉的街上,心中不免感慨,随口吟起了高中时学过的一首词:“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篇张养浩的《潼关怀古》是徐枫上高中时学过的课文。也不知道为什么,这篇词他很快就背过了,这么多年过去,他仍是记忆犹新。此时吟来,更是应景。
他回头问身后的年轻随从:“你知道这是谁的词吗?”
“小的不知。”随从有些羞愧地说着。
徐枫一怔,道:“莫非你没有读过书?”
随从低头道:“小的自幼家贫,虽上过两天私塾,但也没学到什么。”
徐枫喟然一叹,道:“是啊。在这个乱世活着已经不易,上学?那是太过奢侈的东西了。”
“只愿先生大才,能平乱世,去纷争,还我百姓太平。到那时,再振圣学,便也不难。”一个女子的声音轻轻地、柔柔地传了过来。
徐枫一惊,忙四下张望着。宽敞的街面上只有寥寥数人,但听这声音似乎是北方的,绝非淮安本地人士。
“大人,您看。”徐枫的随从一扯他的袖子,信手指向了路边的一个酒肆。
这酒肆只有一个小小的门脸,里里外外不过四五张桌子。所以徐枫走过也没在意。现在听这声音,酒肆里必然有一个女子,而且此人定然和徐枫有着一些联系。
他好奇心起,正要迈步上前去,随从又将他一拦,提醒道:“大人,您要提防这是鞑子的美人计呀。”
“不。”徐枫说:“这个声音我似乎在哪听过。”
他一边说一边走过去。酒肆里一片昏暗,只坐了一个酒客,看身姿像是一个女子。她头戴斗笠,遮挡着面容。身上穿着黑衣,宽袍大袖地,极不合体。
酒肆的老板是一个有些驼背的老人。老人走过来正要说话,那女子又说:“老人家,这位先生是我的朋友。”
“哎。”老人应了一声便又离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