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0(1/2)
br/>算了,不想了。福清长出口气。将来的事儿,还是留待将来再去操心吧。
至于现在……呵呵,福清自嘲的一笑。
她,还是得去哄那个永远不会低头的男人。
~﹡~﹡~﹡~﹡~﹡~﹡~﹡~﹡~﹡~﹡~﹡~﹡~﹡~﹡~﹡~﹡~﹡~﹡~
然而,福清这次可真是猜错了。
一向不肯低头的康熙,今儿个是真的愧疚了,想低头了。
而让康熙的态度,忽然发生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平日里跟在福清身边的暗卫——十一。
话说方才康熙眼看着福清就这样丢下他,追着保成离开了,简直肺都要气炸了。哪里还能在南书房坐的住?
就在他怒气冲冲的往东暖阁走的时候,恰好撞上了风风火火的来找他的十一。
十一一见康熙就扑通一下跪下了,声泪俱下的将刚刚福清和保成在御花园内的一番对话,一字不拉的给叙述了一遍。
十一那高超的口技技巧,可谓是众人皆知的。在他的刻意渲染之下,再加上福清的“台词”,本身就极富感染力。把康熙听的,立时就感动的不行。
当然,以康熙那喜怒不形于色的高超功夫,就算心中已是波涛汹涌了,面上却仍然可以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只见他对十一摆摆手,淡淡的说道,“嗯,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康熙那淡定的模样,跟十一自己在御花园里听到福清说那些时,感动的稀里哗啦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然而,就是因为这对比太强烈了。十一的心,也因此七上八下起来了。
他悄悄的抬眼看了下康熙,心里暗暗想着:皇上怎么就不感动呢?怎么就不高兴呢?连他都好感动的!
万岁爷您倒是笑啊。您笑了,我才好替夜崎大哥讨一支上好的人参来养身子啊……
康熙自然将十一的那点小心思尽收眼底。那个傻小子眼底闪烁着的期待的光芒,亮的就算是他想忽视都忽视不了。
一时间,康熙心里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他把手一背,故意绷着脸道,“怎么?还愣着做什么?难道还想让朕罚了你,你再走不成?
朕看啊,你就是把朕和清儿的话都当成耳旁风了。不是早就告诉过你,叫你不许再往两头传小消息的吗?怎么就记不住?
是不是上回宜妃的事儿朕没有治你,你就越发的无所顾忌了?”
“奴才不敢。”十一委屈的耷拉下了眼皮,磨磨蹭蹭的爬起来,打了个千儿道,“那奴才就先告退了。”
“嗯。”康熙威严的点点头。
十一就这么一步三回头的离去了。那时不时回转过来的水漾黑眸里,尽是望穿秋水般的渴望,好似还在期待着康熙能忽然叫住他,赐下点儿什么似的。
而康熙只似笑非笑的斜了十一一眼,便毫不犹豫的进屋了。
这一下,十一眼中的小火苗,总算是彻底熄灭了。
~﹡~﹡~﹡~﹡~﹡~﹡~﹡~﹡~﹡~﹡~﹡~﹡~﹡~﹡~﹡~﹡~﹡~﹡~
——东暖阁——
康熙面无表情的坐在花纹繁复的太师椅上,面无表情的喝完了手中的茶,然后面无表情的吩咐所有下人都出去。
待所有太监宫女都离开以后,康熙那严肃且一板一眼的脸型才终于碎裂。展露出来的丝丝笑意,灿烂程度简直堪比花园中吸足了水分的,正肆意绽放着花儿。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和你的皇阿玛站到了对立面上,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帮他除掉你的。我福清,说、到、做、到。”
这句话,反复的在康熙的脑海中回响,让他脸上的笑容,怎么着也止不住了。
表白心迹的话,他还真是没有少听过。但还从没有哪一次,让他像现在这样,听的这么舒坦的。
扬言要“除掉太子”的话,他倒真是第一次听。不过,他心里除了感觉解气以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了。
原来,在清儿的眼里,整个皇宫,以及这皇宫中的每一个人,都只是他爱新觉罗玄烨的“附件”而已。
而她福清,自始至终想要的,在乎的,都只是他这个正主罢了。
这个认知,让康熙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然而,在满足之余,他亦开始思索起自己的所作所为。
也许……真的是他做错了?
自他认识福清以来,他曾经试图用过无数种的手段,去探求福清的身世来历。
派人明察暗访,未果。
软硬兼施询问,不答。
甚至于在今天朝上,面对群臣咄咄逼人的问话,她犹自死咬着唇,不肯开口。
对于一个强者而言,越不易做到的事情,就越能激发起他的兴趣。
起初,康熙的确是抱着这样的心态而坚持追查的。
但是,到了后来,这样的心态,就完全被一种责任感所取代了。
福清出现的太过诡异,整个人也极为神秘。没有人知道她来自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居然是江苏城内首屈一指的巨贾,大清朝第一书院的掌院院士!
这样的认知,让康熙怎能不疑心?
可是,当福清无怨无悔的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以后。不论是在理智上还是情感上,他都无法再去怀疑,福清是否是别有居心的了。
于是,时至今日,这样的隐忧,也早已被另外一种感情所取代。那就是——害怕失去。
她,曾经笑言自己是随风而来。那么,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再度随风而去?
这样的猜测,让康熙感觉坐立难安。生平头一次,他有了这般不确定的疑惧。
所以,他才会如此执着于追查福清的父母,家乡,亲朋。
他,始终不相信,或是不愿意相信,一个人,会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他,一定要把所有和福清有关系的人、事、物,全部都挖出来。然后,通通都关进这深宫之中。
这样,他就再不必担心,福清会忽然消失不见了。
在江苏时,康熙曾亲眼见到福清这么一个大活人,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就这么化作了一团水汽。朦胧着,朦胧着,直至最终彻底不见了身影。
尽管后来福清一再的和他解释,这并非什么妖法邪术,只是一些修真者的小把戏而已。但是,他却至今仍心有余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