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张松伏诛(2/3)
几天后,几封杨彪写给刘表、刘阖的信,还有一封刘阖还没来得及发出给杨彪的信到了刘璋的案桌。刘璋看后差些昏倒,原来张松投靠朝廷的事不是空穴来风。
这些信件是裴潜、裴儁、裴辑兄弟,根据时机恰到好处释放出来的。
刘璋知道他惹下了天大的祸端,看来只有投降童远才能保证自己和益州的安全,马上召集手下议事,把几封书信让大家传看。
吴懿、吴班首先站出来分析利弊,赞扬童的功绩伟业,并且拿张鲁举例,坚决支持刘璋的决定,他们认为这是保住刘家基业的唯一办法。
孟达表现积极,聪明绝顶。他其实也暗中投靠了洛阳,此时为了掩藏,专门痛斥张松罪行以表现其正义。
几人看出了刘璋顾虑自己身份地位的事。
几人分析道:“顺应颌阳候的政策,无论是投降的人,或者是投靠、招揽的人,都会给与一个可供提高、发展的空间。刘州牧安定益州,与巴人和睦,结好西羌,安定南蛮,政绩卓然,估计日后地位不降反升。”
另一方面,吴懿等人也利用自身广阔的人脉,游说群臣。
“各位无论文武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投降童远后会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以童远一向的处事风格,只要不拉帮结派,也不会干涉各位与州牧之间的关系。”
杨怀、高沛、王累、董和几位重量级的手下都发出了支持投降童远的决定,但不能无条件投降,要保住刘璋支持者的既得利益。
法正官位不高,但能力登峰造极,从政治、军事、屯田、手工业、商业、治理环境、团结少数民族、汉化、抗御外敌、重用人才、建学堂、办医馆、赈灾各个方面讲述了童远的业绩,至于投降与否他一字未提,哪一项不是大家的梦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