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袁谭深入大山(2/3)
童远把话接过来道:“其实关键的还是他们自己,我方只是创造了一个惊吓对方,但又让他们能有些希望的局面。”
“如果对手是稳妥且不好面子之辈,肯定会向东撤退,日后再战。反之,如果是心无旁骛,专心于兵马之人,也会看到,我军不具备立刻集结,阻拦他们回师壶关的情况。”
接着他略微神秘地抽出一张绢帛,上面写着“谭性狭,外勇而内怯,好大喜功,不善治军。”
“这是这半年前,我让人往雍州贾诩先生那里问来的分析计策。他还给我分析过袁绍,张杨,全都一语中的。”
杨阜感叹道:“贾诩不愧是我西北雍凉最具智慧的人,佩服佩服啊。”
童远心道:“贾诩先生虽然没在袁绍那里做过事,无法像荀彧那样,对其手下谋士、将领全都分析出来,但要是比分析人心,可能贾诩更胜一筹啊。”
徐晃也暗暗记下这次杨阜的“驱使敌人”与童远、贾诩的“心理分析”,日后他也将在治军和谋略中有所运用。
袁谭大军沿着清漳水进了太行山。
后世的漳河,此时被称作漳水,它主要由清漳水和浊漳水在涉侯国以南的山区汇合而成,然后流过繁华的邺城。
战国时期的魏国西门豹,就在邺城发民凿十二渠,治理水患,灌溉农田,将产量提高数倍。被称作引漳十二渠或西门渠。
袁谭大军向东进山后,离开入山的河水,沿大路往南行进。突然发现新西凉军已经跟在后面,甚至附近群山峻岭之中也有对方斥候的身影。
原来,黑山军闯荡太行群山多年,此处原有于氐根、青牛角、左髭丈八等部盘踞。
之前袁绍击败于毒,杀朝廷冀州牧壶寿后,执行沮授战略,向北扫荡,将大大小小黑山军各部全部消灭。
但失地农民终究杀不完,袁绍也没有力量日复一日在山中寻觅杀戮,所以仍有一些黑山各部残兵,聚山寨、造坞壁盘踞于此。
其中,有一黑山军年轻渠帅名号疙瘩,又聚集三四千部众,在涉侯国以北区域发展。
这一次,他积极响应童远、张燕,专门袭扰进山的袁绍军。
袁谭大军行进到一个山中盆地安营扎寨。这个小盆地位于群山之中,面积足以容纳大军短暂休息,东西南北都有道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