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原温恢(1/4)
屯民运动搞起了窑洞建设以后,又发明了土炕。
这个时代暂时没有床,人们大多睡榻。但是,在很南方的湿润地区和更北方的寒冷区域,榻就有限局限性了。
地面过于湿润,或者十分寒冷,都不利于人体休息恢复。这个时候,最好与地面隔开一段距离,或避免潮湿或可以加热取暖。
最开始,从河东、太原来的屯民很不适应,在屋内按照之前的办法,设置煤炉,安排管道,保障取暖和通风。
可是躺在角落的人太惨,总是被恐怖的昼夜温差冻醒。有人就干脆学着行军入山时,在碳炉上打了个吊床。
见到这个场景,有些新西凉军老兵联想到了床架在碳炉之上。
随着童远逐步挖掘阴山河套、河西走廊的贸易。河东、冯翊已经流通一种传自西域胡人的家具,这就是胡床。
他在队里提出这个主意,大伙在鼓励讨论,发动机积极性的背景下,很快将这个想法尝试。
可惜材料是个大问题。
由于胡床一般是木质,现在并州北部控制树木砍伐,明显不能用木头来造。而且木头容易起火,肯定也不能直接架在炉子上加热。
幸亏屯里有人知道情况,用黄土和石头砌成大床,上面铺席,下有孔道与烟囱和锅灶相通,不会中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