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符的深入研究(2/4)
现代有无数理论,无数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简单,不要复杂,要明白,不要特出。
古代典籍也不是没说过,中国被翻译的30多中语言和500多种版本,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五千言名著:《道德经》就说过:大道至简。
现代也有一句极简的话可以解释:装逼一时爽,马上火葬场。
虽然失传,罗元浩并不心疼。因为这些手法、心法,就是拿在手里他也不肯练的,恐怕五十来岁才能够大成,那时候还怎么潇洒?罗元浩在打怪这方面,是实用主义者,只要方便快捷,同时兼顾威力,他就满意。至于学几十年才能用,还是省省吧。
于是最后针对这张符的研究,就牵引了他全部的精神。
罗元浩经过不断地阅读发现,下面的文章,都在不断解释符箓的每一个部分。随着他不断深入,渐渐明晰,他发现这个符箓竟然想机器一样,是可以拆分、组装的!
他恍然大悟!
符箓的构成,从广义上看,由文字、星象、厌胜物组成。从狭义上看,也分为三个部分:符座,符窍,符脚。
符箓的主干是汉字和汉子的变形文字,很多人可能看到过一些符箓,上面的文字是似而非,就是因为它将文字变形,或者由于文字过于古老,已经无法明白原字的本身了。
文字本身的内容,类似于告示、檄文。只是有些符箓变得极为精简,只剩下标题了……
星象,则是一种神秘力量,将星象绘制其上,大意是要借助星辰之力,碾压一切邪魔外道!
几乎没有什么符箓能够做到这一点。星象的磁场何其庞大?你一张符箓说借就借?所以,符箓上面绘制的星象,实际意图是模仿,模仿这种力量,哪怕能够发挥出万分之一,也能够秒杀绝大多数的妖魔鬼怪了。
如果道行不够,连模仿都做不到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图个吉利了,当然也有可能有渺茫的希望,万一某张符箓起效了,他就能够克敌制胜了。
厌胜物,“厌胜”意即“厌而胜之”。说白了,其实就是怪物怕什么,你画什么,那就赢了。
比如:邪物怕神荼、郁垒,捉鬼有天师、钟馗……
符座是指符图的上部,符窍是指符图的中部,符脚指符图的下部。和昆虫一样,分为同胸腹三部分。上,中,下结合为一,便是一道符。文字、星象、厌胜物表达的,比这个更好。但初学者,要规规矩矩按这个学。
他开始学习绘制后,有个词“十符九虚”原本不理解的,现在就能理解是什么意思。这个短句,并非是说十张符箓,九张是假的。而是说十类符箓,九种功能很虚弱,有和无,没啥差距。
于是,罗元浩在学校里的时间,除了参加田径队,还参与绘画兴趣小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