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39(2/2)
说话间,二人已到康震面前,康震抬头一看,是个年轻男子,觉着眼生,再仔细一看,觉着这孩子又有些眼熟了,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康桥是个急性子,不等康震想起来就先说道:“是李晏,红英的儿子李晏。”
“哦,是小晏啊!”康震有些激动,连忙收了势,一把抓住李晏的胳膊,问道:“你母亲可好?”
李晏扶着他,笑道:“外公,娘亲身体极好,爹爹紧张着呢。”
提到这位姐夫,康桥心中一千一万个不喜,他最是看不惯瘦弱的男子,亲姐康红英堂堂巾帼怎就嫁给了满身铜臭的商贾?
三人走进正堂,康老夫人已经闻讯赶来。
见到李晏,不禁双眼含泪:“可是红英的孩子晏儿?”
李晏立即上前跪道:“孙儿拜见外祖母!”
康老夫人见状不禁笑了:“你这孩子,在外婆面前装这一套,我就不信你方才也在你外公跟前装了。”
“夫人啊,这说明外孙跟老夫亲近,用不着虚礼。”康震大笑。
“瞧你得瑟的,外孙这是敬重我呢。”康老夫人不服输。
瞧见两位老人斗嘴,李晏与康桥皆笑,就连下人也掩了嘴儿偷笑。
“笑什么呢这么热闹?是谁来了?”却是康桥的妻子童氏带着女儿康疏疏出来了。
李晏忙拱手作揖道:“李晏见过舅母。”
童氏起初有些不明,随即反应过来,见李晏面容清隽,心中也甚是喜欢,指着身旁的女儿说:“这是你疏疏表妹,你舅舅与舅母就这一个闺女。”
李晏又道:“见过表妹。淡云来往月疏疏,表妹取的好名字!”
康疏疏往日见的都是如父亲一般的壮汉,哪里见过这等俊俏的书生,心中顿生好感,嫣红了双颊,细声道:“疏疏见过表哥。”
“来来来,小晏来跟大家说说你娘亲。”康桥大声道。
一家人说说笑笑,只谈家事,也算愉快。李晏找不着机会提起战事,明白急不得,遂只将家中京中的趣事说了说,惹得一屋子的人大笑。待晚饭后,他便在康府住下了。
“相公,你瞧着小晏怎么样?”夫妻俩回了房,童氏试探地问道。
“什么怎么样?我康桥的外甥自然是顶好的!”康桥不明其意。
童氏恼怒丈夫的迟钝,恨恨地躺上床,不说话。
康桥不明白为何惹妻子不快,但却腆着笑脸哄着:“怎么又不高兴了,谁惹得你?”
“除了你还有谁?”
康桥一脸无辜:“我冤枉啊!”
童氏也不跟他闹,便加重了语气提醒道:“我说你整天在营里折腾,也不为女儿想想,女儿已经十七了!”
康桥顿时明白过来:“是大姑娘了,改明儿个将媒婆找来,也该好好选门亲事了。”
童氏快被他气死了,只得直说:“还选其他的做啥?眼前不就有一个!”
“你说的是小晏?”见妻子直点头,他认真想了想,说出的话却气得童氏跳脚:“可疏疏要是嫁给了他就得跟到京城去,以后若是我想女儿了见不着,怎么办?”
童氏怒极:“你个糊涂鬼!京城好还是咱们这好,疏疏若是嫁给李家,自然有大福享,闺女幸福才是真的,你尽想着你自己!”
“说的也是,那我过几日去向小晏提亲?”康桥讨好道。
“让他来向咱们提亲!别忘了先问问他有没有定亲。”
“是,谨遵夫人之令!”
第二卷:月射寒江破局李晏在康家过得极为舒适,外公与舅舅皆疼他,舅母与表妹对他也极为和善,康府下人待他如上宾,若是没有避开战事的问题,那确实很舒适。
李晏自然记得自己来此的目的,不动声色地观察威远军动向的同时也一直找机会商量战事问题。
不过几日,李晏便知如今的威远军早已不是十年前的威远军了。营中足有二十万士兵,若无战事,除去日常操练,士兵们皆下地干农活,开垦荒地,自给自足。人多力量大,百姓们也愿意从军,倒使得幽州逐渐富硕起来。
李晏心里明白,虽然拨给威远军的军饷逐年增多,但也绝对养不活二十万人,而幽州素来太平,因此朝廷也忽略了威远军,若不是南方dòng • luàn使得朝廷派人彻查,朝廷还不知威远军已经扩张到如此地步,那封地就在幽州境内的东郡王在幽州的威望还不如威远军。
李晏虽说是主帅的外甥,却是朝廷的人,因此军中事务皆对他有所避讳,他心中了然,便也不再去营中走动,平日里闲来无事便上街或到乡间走走,有时也应舅母童氏之请为表妹康疏疏讲学,或是与外祖父康震探讨兵法。如此十多日,李晏知晓康家并未生反心,但威远军乃至幽州的许多百姓都对朝廷有不满之意,然问及其因却又都三缄其口,令李晏百思不得其解。
已经十二月了,李晏知道此时燕王正在琉州伺机而动,也知以无双的性子必定留了后招,南方的dòng • luàn必须在年底结束,朝廷一定会有所动作。他既不愿朝廷陷于危难之中,也不愿康家在朝廷动作之后再动使得朝廷起疑心,便想解开其中的结。今日不用为表妹讲学,康桥又去了营中,李晏便来到康震园子里。
康震正在练字。康震虽然是一介武夫,于诗词歌赋上没什么造诣,却练得一手好字,笔锋苍劲有力,当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