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506(1/3)
国家对于这种现状绝对是不会容忍的。”
洪予安道:“你是说,我们国家有可能会搞自己的大型客机?”
林振华道:“我们集团的情报部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们从三个方面论证,认为国家必定会在10年内启动大型客机项目。
首先,大型客机是一个一年上千亿美元的大市场,我国目前虽然一年用于进口飞机的支出仅20多亿美元,但未来几年内,完全有可能会增长到上百亿美元,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国家不可能不重视。”
“嗯,言之有理。”洪予安道。
林振华继续说道:“其次,大型客机的研发,能够带动新材料、新工艺、大型机床等若干个领域的科技发展。大型客机的制造,也能够带动起一个非常庞大的产业链条。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工业国,就不可能放弃大飞机这个产业。”
姚念贵道:“这个我知道,我在西雅图参观过波音飞机的总部,那里简直就是一座飞机城啊,有无数依托波音公司而发展起来的企业,这就是你所说的产业链吧?”
“还有第三。”林振华举起三个手指道,“大型客机可以改造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等等,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国防安全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基于这三个理由,再结合我国经济实力、工业积累等方面的因素,我们认为,国家在10年之内,必定会开始着手启动大型客机项目。”
“小林,你们汉华的眼睛可真是够毒的。”洪予安感慨道,“大概两年前的时候,我就听说你们和南都机械厂在搞合作,是不是和这件事有关系啊?”
林振华笑道:“洪省长有所不知,我们汉华谋划这件事,可比两年前要早得多了。早在80年代末的时候,我们就收编了当年搞运十飞机的科研团队。我们汉华汽轮机公司的总工张逸华,就是搞航空发动机出身的,他现在正在搞的燃气轮机项目,和航空发动机也有很深的渊缘。
你刚才说的我们和南都机械厂的合作,是我们两家在联合进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预研,这个项目就是由张逸华总工牵头的,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而且得到了航空总公司的认可。未来国家要上马大飞机的话,发动机项目肯定是会落到我们身上的。”
“你这么一说,我似乎有点明白了,国家如果要搞大飞机的话,放到南都机械厂倒的确是最合适的。”洪予安把林振华前前后后的话联系起来一琢磨,还真琢磨出点味道来了。
国内有点规模的飞机制造厂有四五家,南都机械厂也是其中的一家。在所有这些飞机制造厂中,南都机械厂是唯一一家濒临大江大河的,这就使得南都机械厂拥有了其他厂子所不具备的一个优越条件,那就是水路运输的便利性。
大型客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拥有许多大型的部件,诸如机身、机翼、发动机等等,这些部件往往是由不同的协作厂分别生产,最后再运到总装厂进行总装。要运输这些大型部件,最好的手段就是水运,因为水运基本上不受部件的尺寸影响,而无论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对于部件的尺寸都是有严格限制的。
南都机械厂目前的厂址是在南都,距离黄金水道还有一段路程。林振华提出,把南都机械厂迁到云梦湖畔,这样大型货轮就可以直接依靠企业的自备码头,把各地生产的部件运送过来。凭借这样一个地理优势,如果省里再多提供一些其他的支持,不愁国家不把大飞机项目放到浔阳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