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84(3/4)
也许是他在海外留学多年,对于浑锻压的成套设备出口美国一事,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但对于浑锻压的工人们来说,甚至对于整个浑北市的百姓来说,铸有“浑北”二字的成套设备漂洋过海,走进美国著名企业的车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六七年前的浑北,由于产品老化、技术落后,大部分企业都陷入了停产的境地。曾经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过无数机器装备的浑北,居然沦落成了国家的包袱。多少身怀绝技的工人,无奈地下岗回家,浑北得到了一个“最大的工人度假村”的屈辱外号。
甄子飞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深夜,原来的厂长郭贵宝伙同外人,打算把浑锻压的设备当成废品卖掉。他和几名工人拦住了出厂的道路,在运送那些被盗卖的设备的大型平板车前,他大喊了一声:东北人身上还有热血!
一切,似乎都是从那个冬夜开始改变的。国家启动了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林振华等一批国内的企业家来到了浑北,既出钱又出力,让一家又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迎来了新生。
一转眼,几年时间已经过去了,浑锻压早已走出了连年亏损的泥潭,成为浑北市的利税大户。如今,浑锻压更是推出了足以让美国客户折服的冲压生产线产品,首开了浑北市大型成套出口欧美的先例。
今天的浑北,也不再是六七年前那番暮气沉沉的景象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扭亏为盈,百姓收入不断提高,市里的财政收入也增长了十几倍。大片的新住宅拔地而起,那些浑北人过去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大商场、高档宾馆、大型娱乐场所等,如今已经在浑北星罗棋布,竞相争艳。
“老俞,相信吧,这样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的。”甄子飞笃定地对俞建荣说道。
哔哔啪啪的爆竹声响起来了,生产区的大门缓缓打开,一列披红挂彩的运输车队满载着设备从生产区开了出来。人群欢腾起来了,尽管大多数的工人都参加过这些设备的生产,但看到它们挂上英文的标牌,装载在大型平板车上运出厂区,人们那种激动的心情仍然是无法抑制的。
副市长徐苏明陪着何海峰、林振华从浑锻压的办公楼里走出来,站在路边。车队的首车开到他们身边停了下来,浑锻压的厂长助理葛影从副驾驶座上走下来,来到徐苏明等人面前,说道:“徐市长,出口美国通用公司的两条冲压生产线已经全部装运上车,现在请你和何主任为车队剪彩。”
徐苏明哈哈笑着,回头对何海峰、林振华说道:“何主任,林董事长,浑锻压能够有今天,你们二位的功劳是最大的。我当时作为浑北市的计委主任,面对企业的大幅亏损,是一筹莫展啊,多亏何主任带来了政策,林董事长带来了资金和管理人才,这才有了浑锻压以及我们整个浑北市的今天。所以,这个剪彩仪式,得请你们二位作为嘉宾了。”
何海峰看看林振华,林振华连忙摆着手对徐苏明说道:“徐市长可折煞我了,有你和何主任两位领导在这,哪能轮到我来剪彩啊。何主任是中央领导,你是浑北的父母官,当然还是你们二位剪彩更合适了。”
林振华一惯行事低调,但徐苏明可不敢小瞧林振华。汉华重工是股份制企业,私人股权高于国家占股,因此私企的成分更重,不像国企那样能够对应上明确的行政级别。但徐苏明知道,按汉华重工在国内的地位而言,林振华在行业内以及在中央部委的影响力,已经丝毫不逊色于那些相当于正厅级或者副部级的大型国企的领导,这可比徐苏明自己的级别高出一格了。想到这一节,徐苏明自然不同意林振华的提议,坚持要让林振华和何海峰共同剪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