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30(2/3)
机械委让机床工业协会组织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原意就是要贯彻落实唐副总理的讲话精神,这个基调是已经定下的。毛水洪的讲话其实是比较应景的,符合会议组织者的要求。反而是林振华刚才这番话,把整个会议的意图都给颠覆了,如果整个会议按着林振华的这个思路开下去,未来怎么向唐副总理交代呢?
“吴教授,您看林经理的这个观点,和唐副总理的指示之间,是不是有点……您觉得应当怎么解读为好?”李默梓把目光投向了坐在第一排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吴纲。
吴纲微笑着站了起来,何岚飞跑过来,把一支麦克风递到他的手上。吴纲向何岚点点头,表示感谢,然后转过身对全场的听众说道:“同志们,搞机床,我是完全的外行,你们都是内行。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作为一个看热闹的,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我刚才听了林振华同志的讲话,我认为,林振华同志的观点是非常务实的,他说提出的目标,比前面许多同志提出的目标要更具有可行性,我对此是完全赞成的。
按照林振华同志的设想,我们应当先稳住阵脚,积蓄力量,过上10年20年,再向国外机床巨头展开反击。这个观点,和máo • zhǔ • xí当年提出的论持久战的观点是一致。
当年我们抗日,是敌强我弱,但是我们的国土辽阔,日本是个小国,打持久战,逐渐消耗敌人,他们是拖不起的。今天搞机床工业,我们同样面临着敌强我弱的形势,而我们的优势呢,就是我们的经济规模大,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都需要机床装备,我们如果能够占据低端,争取中端,就能够支撑得起长期的竞争,最终拖垮我们的对手。
对于林振华同志的讲话,我只有一点意见想和林振华同志商榷一下,那就是林振华同志提出来在10年之内与国际机床巨头决战,这个时间是不是太乐观了?我认为,我们如果能够用30年左右的时间,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那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吴纲说自己不懂机床,这是实情。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政策研究的经济学专家,他对于形势的判读是非常准确的。中国工业落后于西方国家,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由于政治运动的干扰,我们在六七十年代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技术交流,被世界潮流远远地扔在了后面。如今,我们开始进行追赶了,但别人也不会站在原处等着我们。如果用30年时间能够追上对手,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是,吴教授,刚才唐副总理说的……”李默梓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吴纲一摆手,说道:“唐副总理的意思,也并不是要大家脱离现实去盲目地超越。事实上,唐副总理一向都是非常提倡量力而行的。他提出的意见,只是希望大家加强自主技术的研发,同时要敢于国际先进企业进行竞争。这种竞争,不一定是在国外,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也同样重要嘛。”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明白了。”李默梓连连地点着头,有吴纲这话顶着,他就不用担心了。吴纲是国务院的智囊,国家的若干重要决策,都是出自于他的设计,他对唐副总理讲话的解读,基本上就可以代表唐副总理的真实意思了。
“好吧,刚才林振华同志给大家做了一个精彩的讲话,吴纲教授也对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入的点评。下面,哪位还有什么想法的,可以举手,欢迎到台上来发言。我们今天这个研讨会,讲究的就是畅所欲言。哪位先来?”李默梓情绪高涨地发出了号召。
第493章再组一个联盟
有林振华的发言在前,又有吴纲教授的背书,后面企业领导们的发言就转向务实了。有些领导原来是写好了发言稿带过来的,此时索性脱稿,大谈本企业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眼前困难的思路。大多数的人都赞同林振华提出的策略,也就是保住低端,与境外企业争夺中端。至于高端机床产品这方面,只有少数几家实力非常强的大型企业表示了意向,但提出来的也是一个比较谨慎的方案。
有趣的是,半数以上的企业领导人在发言的时候,都毫不掩饰本企业有意与汉华机床公司进行合作的意思,这让坐在一旁的李默梓摇头叹息,又好笑又有点儿泛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