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33(2/2)
“真是好东西啊!”看着一台从乌拉尔某坦克工厂拆解回来的6000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在鲁中机床厂的车间里被重新搭建起来,马胜凡感慨万千地对林振华说道。
在许多重型机械装备中,都会包括一些大型的锻压件,例如核电设备的外壳、大型水轮机转子、船用曲轴、重型机床主轴等等。要生产这些大型锻压件,必须依靠大型锻造水压机。在当时,国内只有上海重型机器厂、中国第一重型机器厂和第二重型机器厂拥有3台万吨以上的水压机,一重另外还有一台6000吨水压机。鲁中机床厂过去要锻造大型锻件的时候,只能送到上海重型机器厂去加工,十分麻烦。
如今,鲁中机床厂也拥有了自己的6000吨水压机,这意味着鲁中机床厂的装备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虽然尚不足以与一重、二重这样的国内龙头企业平起平坐,但差距也已经十分有限了。
“老马,你猜猜看,弄到这台水压机,咱们花了多少钱?”林振华笑着对马胜凡问道。
“我估摸着,怎么也得奔着1000万以上吧?”马胜凡说道。建一台全新的水压机得花费几千万元,这一台虽然是二手货,但成色还非常新,所以马胜凡估计价格也低不到哪去。
林振华得意地说道:“我告诉你,这台水压机,我花了不到50万美元,合着人民币,也就不到200万吧。”
“才200万!”马胜凡惊喜道,“这不跟白拣一样吗?”
林振华道:“可不是白拣吗?这50万里面,还包括了要付给这十几位技师的钱呢。”
说着,他指了指正在帮着安装水压机的十几位苏联人,安装水压机是技术活,没点经验还真是玩不转的。林振华在花钱买下设备的时候,就已经把安装的事情也一并谈妥了。
“这些人,如果能够留下就好了。”马胜凡小声嘀咕道,“小林,咱们鲁中机床厂过去没搞过这么大的水压机,我真担心咱们的工人拿不下来呢。”
林振华道:“这就看你马厂长的个人魅力了。如果你能够出得起钱,要让他们留在中国工作,也并非不可能。”
“他们要多少工资?”马胜凡问道。
林振华道:“我让人打听过了,他们现在在苏联国内的工资是一个月200卢布,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大约是比1,也就是说,相当于330美元的样子,你能给得起吗?”
“差不多1000块钱人民币了。”马胜凡迟疑了片刻,点了点头,说道:“这个价钱也不算贵,怎么着人家也是从外国来的嘛,工资高一点也是正常的。这几位干活的劲头还真是挺不错的。”
“呵呵,那就由你去和他们商量了。”林振华道,“老马,现在设备到位了,技术也有了,订单也积了一批,下面就看你老马如何做了。”
马胜凡把胸脯拍得山响,说道:“小林,你放心吧,就冲着咱们现在的技术实力,今年3个亿的产值,绝对没问题。明年做到6个亿,后年10个亿,我敢立军令状。”
“好,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第379章到非洲去
林振华在忙活着筹备30万吨乙烯以及消化苏联资料的同时,一颗心还悬着另外的一件事,那就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南部苏丹的锡雅炼油厂工程。时下已经是1989年初,从非洲传回来的消息称,工程已经基本完成,马上就可以点火试运行了。
这个工程因为涉及到政治方面的考虑,最终是由兰武峰和齐月出面,在缅甸注册了一家名叫风林的公司来承接的。汉华重工把设备出售给风林公司,然后由风林公司再转卖给锡雅部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也全部由汉华重工方面派人前往非洲去完成。整个项目包括土建和设备在内,合同金额3亿美元,其中亿由风林公司转付给汉华,余下的5000万就是风林公司的收益了。
当然,风林公司拿这5000万美元也不是没成本的,由于南部苏丹战乱频繁,风险四伏,兰武峰在缅甸组织了一支由知青战士担任指挥官的雇佣军,前往非洲负责项目的保卫工作。
炼油厂的点火试运行是一件大事,汉华方面决定派出有份量的领导前去参加点火仪式。在项目投产之后,汉华重工还要与锡雅部落协商项目款的支付问题。
按原定设计,锡雅炼油厂的年加工能力是50万吨原油,建成后,能够年产汽油和柴油约40万吨。当前周围几个国家的汽柴油价格平均是每加仑2美元,这样算下来,一吨汽柴油的销售价格大约在700美元左右,锡雅炼油厂一年的销售收入可以达到亿美元。
为了保证项目款的支付,锡雅炼油厂的产品销售将由中非两国的人员共同管理。销售收入在扣除成本之后,一部分留归锡雅部落用于百姓生活以及购买武器装备,另一部分就要汇往缅甸的风林公司。全部项目款加上利息,将用4至5年的时间收回。
这样大的事情,自然是需要公司的主要负责人亲自前往的。但是,公司的董事长谢春艳、总经理苏宝成等都是50多岁的人了,如果是去美国、欧洲这样的地方去出差也就罢了,要让他们去非洲这种条件艰苦的地方,林振华也觉得于心不忍。不过,林振华自己似乎也走不了,因为妻子杨欣的肚子已经日渐大了起来,他马上就要当爸爸了。
“振华,锡雅的这件事,就由我去吧,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