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工业霸主(全本) > 分节阅读_135

分节阅读_135(3/3)

目录

轻化厅为了支持汉华公司的出口业务,提前支付了1000万元的出口补贴,并且在原材料供应上大开绿灯。林振华把收到的这第一笔出口补贴全部投入了扩大再生产。

随着对浔自的兼并逐渐完成,林振华把电风扇的生产全部迁到了浔阳。原来在丰华的设备和人员全部都过来了,一批全新的机床设备也纷纷到位,汉华公司又建起了两条新的生产线,从而形成了年产100万台电风扇的生产能力。

汉华公司在广交会上签的出口合同虽然有100万台之多,但这些风扇并非都是在本年度之内交货的,今年林振华只需要生产出50万台五叶风扇就可以了。除了海外市场之外,林振华也同样没有放弃国内市场,他留出了50万台风扇的生产能力,用来主打国内几大城市的市场,这个市场的容量,也是非常庞大的。

五叶风扇在海外热销的信息,对于睡莲牌风扇在国内市场的销售也起到了促进作用,熊立军、兰武峰、褚红阳等人在上海、南京、武汉的市场上都把这条消息当成炒作的话题。在林振华的策划下,几个地方的晚报都用极大的篇幅报道了汉华公司扬威广交会的事迹,从而把“汉华”和“睡莲”这两个概念传达到了千家万户。

从初夏到深秋,汉华公司的新厂区里没有一刻宁静,工人们以三班倒的方式,开满负荷,没日没夜地生产着电风扇。载重四吨的大卡车穿梭一般地往返于汉华公司与火车站、码头之间,把原材料拉进厂区,把成品风扇送上火车、轮船。

浔阳市临近长江的优势在这个时候就充分地发挥出来了,在夏季的丰水期,5000吨的驳船队可以从长江口一直上溯到浔阳。汉华公司的五叶风扇就通过这些驳船先运输到上海港,然后再装上远洋货轮,漂洋过海,远赴欧美各国。

1982年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忙并快乐着的林振华,与他的工友们送别了冬天里的最后一场雪,迎接着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年。

许多年以后,浔阳人还会记得,那一年除夕,汉华公司放的焰火,是有史以来最灿烂的一回。

第二部潜龙腾渊

第160章春雨绵绵

1983年初,浔阳,春雨绵绵。

一辆墨绿色的北京吉普划开地面上浅浅的积水,开进浔阳市公安局的大院,停在办公楼前,林振华带着汉华公司负责生产的副经理郎冬跳下车来,走进大楼。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林振华成功地消化了原来浔自的资产,在出色完成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两项任务的同时,也建立起了一支精干的生产、销售、管理团队。82年全年,公司的销售利润达到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出口创汇达到了2000多万美元,成为江南省轻工系统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在这半年时间里,原来的浔自,也就是今天的汉华实业公司厂区里的面貌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四幢职工宿舍已经竣工,另外四幢楼的地基正在开挖,预计到年底之前也可以竣工入住了。林振华第一次到浔自时看到的满眼菜地已经不复存在,不过家家户户散养的鸡鸭依然还是有的,林振华也懒得去割这些资本主义尾巴了。

原来浔自的职工,已经有九成以上加入了汉华公司,余下不足一成的职工,经过轻化厅的协调,陆续调到了其他工厂,继续捧他们的国营饭碗去了。现在在汉华公司的厂区里,完全没有外人居住了,浔阳自行车厂这个曾经光荣的名字,正在浔阳人的记忆中渐渐远去,代之而起的是另外一个正在创造光荣的名字:汉华实业。

林振华手里有了大笔的资金,又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便开始大张旗鼓的进行基本建设。一批批新的机器设备从全国各地运到了浔阳,有一些甚至是来自于异域的德国、日本、美国等地。林振华趁着时下大家都不关注地产价值的时期,通过浔阳市政府协调,从周围的农民手里又征购了近1000亩的土地,划进汉华公司的厂区里,十几幢车间正在那片土地上兴建,准备容纳汉华公司的其他生产业务。

82年还有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那就是杨欣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南都大学新成立的政治经济学系,学习企业管理专业,胸前也戴上了她渴望已久的白校徽。

对于杨欣考上南都大学一事,林振华、杨欣以及杨春山夫妇的心情在高兴之外,还多少有些差别。

林振华对此觉得十分遗憾,他一直希望杨欣能够考上更好的学校,到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去读书,开一开眼界。在他想来,南都不过是一个内地的中型城市而已,文化氛围是远远不及京沪的。他觉得,杨欣没能考得更好的原因,在于他自己。如果高考前的那段时间他不是忙于整合浔自以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