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128(1/2)
?”
“180块。”林振华道。
谢春艳道:“嗯,没问题,你们的出口风扇,只要销售价格能够在40美元以上,按出口结汇完了之后,不满180块钱的部分,由轻化厅给你们补贴。”
这回轮到林振华瞪起眼睛了:“谢厅长,你不是开玩笑吧?”
“胡闹,我怎么会跟你开玩笑?”谢春艳嗔怪道。
林振华还是不相信,他追问道:“你是说,我们只要能卖出40美元,轻化厅就会按180元人民币给我们补足差额?”
谢春艳轻描淡写地答道:“对啊,工艺木雕厂那边,一直都是这样做的。这么多年了,厅里一分钱也没亏他们。”
“我算算,40美元,按的汇率计算,是112块钱,也就是说,厅里可以给我们每台出口电扇68元的补贴?”林振华的脑子像电子计算机一样飞快地转着,他必须把数给谢春艳算清楚,回头别让谢春艳再赖账了。
谢春艳几乎要让林振华给气出个好歹了:“小林,我要跟你说多少遍?出口补贴这是国家一贯的政策。你去打听一下,哪个省的出口企业没有拿国家的补贴,拿好几百万的都有呢。拿补贴越多,就说明出口创汇越多,就越光荣。你小林如果一年能够从轻化厅拿走100万的补贴,我就给你评一个全省的劳动模范。你敢不敢要?”
“我当然敢要!”林振华全身轻松,满天乌云化成了晴空丽日。
看来没有文化真是害死人啊,早知道国家有出口补贴这种大杀器,他还需要郁闷这么多天吗?
没错,人民币币值的高估,的确是够坑爹的,但坑的是国家财政的爹。出口企业按汇率结算出现亏损,就由财政全额补上,最终买单的是财政。
在那个时候,一美元外汇对于国家的价值,绝对不是人民币能够衡量的,如果有可能,国家不惜拿出10元人民币来换一个美元。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考虑,汇率又不能降低。于是就出现了这种币值高估、产品贱卖、财政高额补贴的场面。
林振华不知道当年制订政策的人为什么不索性把人民币的币值降低,把这坑爹的汇率调整到4比1或者6比1的合理价位上去。
想起来,这可能是一个面子问题吧。1980年,中国的gdp按人民币计算是4500亿元,如果按的汇率计算,相当于3000亿美元,人均300美元。如果汇率降到6,就只相当于750亿美元了,人均75美元,这叫管政策的人们情何以堪呢?
面子,害死人啊。
第152章无人问津
广州,流花广交会会址。
林振华和褚红阳两个人站在会场外,看着正在步入会场的各色人等,浮想联翩。
“红阳,看看,这就是广交会的会场,咱们的睡莲牌电风扇,就要从这里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林振华兴致勃勃地对褚红阳说道。
刚刚从武汉经销处赶过来的褚红阳看着这么多各国客商,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了:“小华,原来光在电视里看过外国人,没想到真正的外国人比电视里还古怪啊。”
“晕,怎么就古怪了?”
“你看那个黑人,怎么能黑成那个样子?是不是因为非洲特别热,都给晒黑了?”
“你这样理解也可以吧?”林振华道。
“快看,那个外国女人,怎么穿那么少。”
林振华顺着褚红阳手指的方向看去,结果大失所望:“我说红阳,人家哪穿得少了?不过就是后背露得多一点罢了,你连女人的后背都没看过?”
“我怎么会看过?”褚红阳不满地说道,“你是不是看过那谁的后背了?”
“我……我也没看过吧。”林振华叹了口气,的确,穿越过来好几年了,还真没看过女人的后背。这如果是在后世,光露这么点后背会被人说成太含蓄的。
“对了,小华,你刚才说什么呢?”褚红阳看完黑人和半裸的女人,才想起林振华刚才对他说的话。
“我说什么了?”
“你说走向世界什么的。”
“没错啊,咱们的产品从此就要卖到世界各地去了。alily,多牛的一个名字。”
“小华,你真的相信我们的风扇能卖得很火吗?”褚红阳问道。
与谢春艳、朱铁军等人一样,褚红阳对于林振华夸下的海口多少有些怀疑。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是林振华的下属,虽然怀疑,但还是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林振华的指令。
这一次春季广交会,林振华没有拿到入场券,但他还是专程赶到广州来了,就为了每天都能够和江南省外贸厅的代表团见上一面,问一问自己的产品销售的情况。他还专门把褚红阳从武汉喊了过来,陪着他一起观察销售情况。
林振华来的时候,专门托运来了几十台五叶风扇,只等着风扇大卖的时候,就拿出来送到会场上去,给各国厂商作为样品。临出发之前,他吩咐赵勇群加快生产,担心万一广交会上风扇卖得太火,后面跟不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