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29(4/4)
车子经过中街以北的关营大马路,时间是午后两点多钟,旧城墙下面有一辆卡车,卡车后面有人沿街排起了一条长队,人手一个不大的布口袋,队伍缓慢前进。
小林元哉指了指外面:“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修治摇头。
“这些人在领救济粮。每年这个时节,军阀当局发放两个星期的救济粮,每户凭证可以领取二斤玉米,二斤犬米。我每天都经过这里,就发现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来领救济的很多都是青壮年劳动力,早春时节的下午,这个时间不做事,不开工,却排长队来这里领粮食。东君,这说明什么?”
“粮食珍贵。他们与排队同样时间的工作换不来那些粮食。”
“此其一。还有就是人懒惰。你跟我都是建筑师,你应该了解这里的土壤。这么好,这么肥沃的土地,四季分明,风调雨顺,却种的永远不够吃的,乡村里面年年有很多人饿死。而黑龙江以北的日本移民,每亩粮食产量高于同地区中国居民的百分之二十三。一样的技水和工具,一样的土地,不勤劳就是浪费,浪费就要遭天谴。我说的你能同意吗?”
“还有更有趣的现象:军阀为了巩固统治,每年都会比之前一年增加救济粮的数量,额度大约为百分之五左右,这可是个不小的比率。而领到救济的家庭却逐年减少。中国连年战乱,我们的情报部门有比较翔实的统计数据,扣除注销户籍的死亡人口,计划发放的救济粮与实际领取的数额之间仍有着百分之二十七的差距。这些粮食哪里去了?”小林元哉笑笑,“腐败。腐败之下,民脂民膏都喂养了层层盘剥的硕鼠。”
修治默默看着这个军官,心里想他这是要告诉我什么?
小林元哉侧头看看他:“我出身农家。母亲搓两座像小山一样的玉米棒,不会遗漏一粒。父亲教导我浪费是最大的罪过。东君,你看到没有?这里的人与政府在浪费这个城市,他们在浪费这个地方,他们在浪费这个国家。他们实在需要有人教导,应该如何劳动,如何行政,如何不浪费资源。这是我留在这里的原因。”
修治沉默不语。
小林向车外看了看,告诉司机停下来。
他们在市中心圆形广场南侧的街道下了车。小林元哉指着一座长十支,宽七丈的两层汉白玉平台问修治:“东君来奉天这么久了,可有人跟你说说这是什么?”
第四十二章
“满清的第一个皇帝是上一个朝代的武将,他曾在这个地方清点他的部队,宣读发动战争的檄文,之后战无不胜,收编了辽东一代所有的武装力量。他的儿子建立了dú • lì的政权和强大的武装,控制了整个东北地区和蒙古东部,与山海关内的前朝政府分庭抗礼。第三代的领袖像他的先辈一样在这里点兵誓师,终于带着他的军队杀入山海关内,统一了这个辽阔的国家。建立了清朝。这是,”小林元哉的手覆在汉白玉平台的边缘,“他们的点将台。你仍可以看到这上面的浮雕,你看到这些残存的士兵和武器吗?根据中国人的风水之说,这小小的一块地方可以给兵家带来运气和士气。但是在这个朝代覆灭之后,情况却变了。十多年的时间,前后有三个军阀也想要借这里的风水给自己找找运气,在这里点兵,结果有的战死,有的为叛变的手下所害,还有的遭到了意外。统统连条命都不剩了。眼下当权的这位很聪明,从来也不去碰一碰这个地方。”
“小林君把这件事情告诉我,是要……”
“因为我想拜托东君想个办法。”小林元哉说,“我想要这一块地方的祥瑞之气,我要你在此地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