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44(1/2)
,不论花开花败,额娘的神情里总透着一股子寂寞,我以前并不明白这是寂寞,只知道额娘不开心。而我,却直想逃开这种不快乐。于是,我很少回来延禧宫,只整日价跟着四哥、十四弟他们嘻闹。待我长大,渐渐能明白额娘的忧伤寂寞,她却离我而去。”
我看见十三的眸中,浮现一抹幽幽、淡淡的哀寂神伤,心中又是一痛。十三温柔地望着我,”记得咱们第一回遇见么?你给我唱的那支曲儿,当时我正又悔又痛,直想着自己未能对额娘略尽孝意,而你唱的曲意婉转,温暖动听,不知怎的,我的心绪竟平静下来。而你那么淘气,大胆捉弄于我后,逃之夭夭。我直想着抓住你,得狠狠教训你一番。皇宫这么大,我费尽心思,也没找着你。原以为过些时日便会忘记,谁曾想却是对你上了心......”
想起那日捉弄十三的趣事儿,我也禁不住好笑起来,十三嗔我一眼,说:”后来经历了这许多事儿,我渐渐发现你并不如你外表那般娇弱,也不单单只是伶俐淘气的小姑娘,你竟然还有坚强勇敢、豁达明理的一面。你与我见过的女子都不一样,无论遇上怎样的困难,你都会努力去争取,去解决,让我心生佩服。我也知道你不是会任人摆布的姑娘,也曾在心里劝过自个儿放弃,可我竟撂不开手。”
十三的眸子清亮温柔,像两颗浸在深深的、黑色潭水中的星光,褶褶深情,让人心动。我低下头,不敢凝视。耳边传来十三轻柔的话语:”你今日所立的规矩,我能理解。我想,额娘当初心里只怕也是如你这般想的。你为何不愿再一次与我一起努力争取呢?”
十三忽然放开我,走至梨树下,折下一根梨枝,走近前来,将梨枝从中折成两断,说:”一枝如可冀,不负折芳心!若我负你,有如此梨枝。信我一次,如何?”
暖烘,醉客,逼匝的芳心动。
不觉神摇意夺,我呆头呆脑问了一句:”如何争取?”
十三喜而微笑:”你答应了?”我怔怔地望着他眉宇间的喜色盈然,不语,这可算是默认么?十三问:”我送你的簪子呢?”我一愣,问这个做什么,老实答道:”在我屋里,我不爱戴这些个珠光宝气的东西。”
十三点点头,说:”你就不似个女孩儿家!那枝簪是皇阿玛送给额娘的,额娘临终前交给我,说是日后送给我最喜欢的姑娘。皇阿玛也知道此事,他应承过我,日后我的福晋,必得我满意,他才指给我。我估摸着,若我日后坚持着只要一个福晋,而你又合皇阿玛的心意,他也不会强指别的女子给我。”
我愣着,想不到康熙爷居然对十三有过此般承诺,十三叹了口气道:”话虽如此,也得身份地位相当的女子方能得皇阿玛首肯,总得给你阿玛赏些恩典才好,却一直寻不着他。”
我低着头静思了一会儿,为何永远是两难的局面?为何我总是需要选择?只是,是不是也该庆幸我还有选择的余地呢?
我抬起头,直视着十三的眼睛,说:”我信你,可我要你两个承诺,一,我不要阿玛牵扯进来,你知道的,太子、八阿哥也许都不会对我罢手,他们也许不会直接对付我,却会对我的家人不利。二,若有一日,你负了我,或是不得不负我,我不要别的,只要你给我自由,休了我也好,杀了我也好,总之不能让我看着你与别的女子......”
十三沉吟半晌,沉声道:”我允你,只是日后一切得听我安排,如何?”
我点点头,十三黠然一笑,”现下,我的安排就是......”红嘟嘟的嘴唇凑了上来,幸而我早有防备,一闪,十三扑了个空,再扑,再闪,再扑空。
我边跑边笑嚷道:”你得遵守三项”非礼原则”,否则我今儿说的话都不算数!”小十三从来就拿我没辙儿......
欲将心事付江湖
作者有话要说:《广陵散》的旋律激昂、慷慨,它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
主要是描写战国时代铸剑工匠之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
嵇康(224--263)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
为”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因倡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权之司马氏集团,遭钟会构陷,为司马昭所杀。
江南风月会兴游
乍暖还寒二月天,康熙爷下旨南巡阅河。这一年是康熙四十四年。
将近一个月的舟车劳顿,到南京时正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好时节。赫赫有名的江宁织造府是此次南巡的行宫。康熙爷命选江南、浙江举、贡、生、监善书者入京修书,故而行宫里每日人流络绎不绝,好生热闹。众随行阿哥们亦每日里忙着迎宾待客,十三亦忙得无暇见我。
我和雨枝坐在偏院的天井中,闲闲地聊着天,懒懒的阳光,懒懒的心情,懒懒的话题,懒懒的语调。一切恰到好处。
”姑娘,您说,这些阿哥们哪位最好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