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_35(2/3)
八阿哥莞尔一笑,又不无纳闷儿地问道:”老十给了你何药?”我大窘,支吾道:”藏红花......”转身便走,身后传来八阿哥刻意压低却清晰可闻的笑声,尚且不止,另有四字”诤言”相赠:”雪上加霜”......
怅然独坐,心绪纷乱,起伏不定。
太嫔能有什么事儿上奏皇上呢?不,不,不会!我试图说服自己,离开北京时太嫔身子已大安,还直说让我从草原给她捎些新鲜玩意儿尝尝。许是宁寿宫出了什么大事儿?崔嬷嬷?
心乱如麻,终是无法沉心静气。踱出帐外,天一点一点暗下去,夜幕一点一点铺上来,星光一点一点闪烁起来,心里充满了感伤,那黑暗仿佛要将一切吞噬。
黑暗中一个人影疾走而来,我迎上前去,竟是李德全,平素古井不波的神情今日显得分外凝重,”李总管。”我福了一福,李德全摆摆手,语气急促:”太嫔娘娘薨了!”心一凉,还来不及伤心,一个始料不及的消息硬生生逼回我泫然的泪水,”太嫔娘娘临去前,请旨收你为义女。”
李德全又说:”万岁爷现下宣你去见驾!”我懵然看着他,他压低声音道:”玉玲让我捎一句话给你,太嫔临去前留了四个字给你--勉力而为。”我喃喃念着,勉力而为......
如醉初醒般,想起那日回宫时太嫔娘娘对我的承诺:我应承你,日后有了恰当的时机,必勉力而为......
太嫔娘娘实是用心良苦,她求旨认我为义女,一是避开太子、阿哥们的纠缠,以她的辈份,若是康熙爷准了,我便是十三他们的姑姑。二是为我求得尊贵的身份,日后指婚定不会草率,而以格格的身份下嫁于王公大臣子弟,定是明媒正娶的正室,亦不会被夫家轻慢。
我阖上双眼,忆起太嫔平素待我的怜爱与那份弥足珍贵的理解,不由得潸然泪下。她所说的恰当时机,竟是天人永隔之日么?李德全微叹一口气,说:”现下随我去见皇上、太后吧。”
布城中坐着好些人,私语不绝,我一进来,立时寂然无声。我略扫一眼,太子、阿哥们都在,众人审视、质疑的目光一齐向我射来,我有些心慌,下意识地看向八阿哥,澄静的面容,淡雅的微笑,可眉宇间却带着深深的颜色,几许无奈、几许讶然、几许失措。显然,他和我一样,料到了结局,却只猜对了一半。
李德全低声提醒道:”快给皇上、太后请安。”我忙低眉敛目,跪低行礼:”奴婢瓜尔佳采薇给皇上、太后请安,皇上吉祥、太后吉祥!”
”抬起头来!”康熙爷的命令。我慢慢抬起头,迎视着康熙若有所思的目光,借机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康熙爷是个相貌端正的中年人,虽不如他的儿子们那般出色炫目,可他眉宇间那股君王所独有的迫人气度,却让人不由自主矮了一截。
康熙点点头,说:”朕见过你,你是宁寿宫那个会唱曲儿、做点心的宫女。”他老人家大概是想起那日我张狂狼狈的模样,嘴边竟浮起一丝会意的微笑。我紧绷的神经稍缓,点头回道:”是,皇上您博闻强记,记性真好!”虽是有心想拍马,倒说的实话。
康熙爷也颇为受用,脸上笑意渐起,问了我几个问题,无非是有关家世或是个人。我一一恭敬作答,心想:其实康熙应该早就有第一手资料,这么问,无非是考量我的言谈举止是否上得了台面,毕竟皇家格格的身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赏人的恩典。只是,格格纵然尊贵无比,却也难逃被人操纵的命运,联姻、出塞、和亲,等待我的会是什么?宫女也许还能等到得见天日的一天,而格格大概没有老死宫中的先例吧!可是,我又是那么的急于摆脱被皇子们纠缠的困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