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八十)(2/3)
“对啊,大哥说是他一个班的,那女同学还是非农业户口。”小义冲我眨眨眼睛,“咱老大厉害吧?”
“城里的?”老黑也跟过来了,在旁边听着也问了句。
“不知道,这没细说。”小义摇摇头。
“大哥在一中?”老黑问。
“不是,职业中专。”我说。
“哦,城北那个?”老黑哪都熟。
“我没去过,不过听大哥说,不在城里。”
“是农技职业中专,在南边那个乡镇。”小义说。
“哦,知道了,青山镇那个,昌河县就两个职业中专,城里一个,再就是青山那个。”老黑如数家珍。
“你怎么知道那么多?黑哥?”小义对老黑有点仰慕了。
“昌河县就这么点,南北能长点,东西最窄的那块就在青山。”老黑一边走回屋一边继续对我们进行知识普及。
“对!黑儿说得对,昌河县南北长。东西窄。”二叔同意老黑的说法。
“南北,哎呀,得有一百多里路吧?”二叔扭头看了看夏叔。
“嗯,七八十公里得有。”夏叔点点头。
“东西也就十多公里路,老黑说得对,最窄的地方就在青山镇。”二叔接着说。
“昌河县以前分南河县,北河县,后来解放后,大概是。55年,还是56年的,合并成一个县。”二叔一边说一边有些拿不准地看夏叔。
夏叔点着头,赞同二叔说的,夏叔抽出根烟,点上,抽了口说:“也有个年数了,我那会儿还小。记不住,应该不是55,就是56年合并成一个县,现在的昌河县。”
八十
院外传来摩托车声音,听着像是停在二叔家门口了,片刻,走进来一个矮矮胖胖的年青人,进门就喊:“龙天木在家不!电报!”然后扬着手里的一个小信封样的东西。
“哎,在在,在家。”二叔听见有人叫赶紧走了出来。
“你是龙天木?签个字吧。”来人拿了一个纸板夹子,上面可以固定信纸和文件。
二叔摸摸身上,没带笔,对来人说,“小伙子借笔用下。”
“好,我这有,今天刚配备的,还没用过。”小伙子从上衣口袋里拔出圆珠笔递给二叔。
二叔一边签字一边问:“小李休班?以前都是他送电报,你不太熟,贵姓?”
“不贵,我姓刘,今天第一天上班。”来人说。
“哦,怪不得不熟。”二叔笑着说。“来,进屋喝点水,歇歇。我也是你们邮局的老客户。”
“中,我听所长说过,你这里业务量挺大的,你们村还有一个,叫什么来,我看看。”邮局小刘边往屋里走边找笔记本。
“是龙天夏吧?”二叔问。
“对对,看我这记性。头一天记不住。就是龙天夏。”邮局小刘拍着脑门说。
“巧了,天夏也在,进来认识认识吧。”二叔笑着说。
屋里的夏叔,听见有人叫他,也站起来往外走,“谁找我?”
“咱镇上邮局刚换了个电报员,小刘,来,认识一下,这是龙天夏。”二叔指着夏叔介绍着。
“你好,你好。”邮局小刘跟夏叔赶紧握手致意。
“你好,小刘是吧?家是哪里的?”夏叔握着手热情地招呼他坐下。
“我是北边的。”邮局小刘答到。
“北边什么地方?”这时老黑插了句话。
“我是左营的。”
“左营刘家?”老黑问。
“对啊,你咋知道?”邮局小刘有些纳闷。
“一说姓刘,我就估计差不多是左营刘家。”老黑笑笑说,“咱俩应该能论上亲戚,我姥娘家是左营刘家的。”
“哦,真是缘分,在这遇上了。”小刘明显感觉近乎点了。
“我舅是伟贤家。”老黑又进一步拉近乎。
“是吗?那是我本家爷爷,五服里的。”邮局小刘有些惊愕地站了起来,“跟我们家关系还特别近。”
“我说吧,能论上,俺姥娘家是个大家族。”老黑得意地笑着。
“坐吧,坐吧。各亲各论,以后来叫二叔就行了。”老黑跟邮局小刘指点着,“这是夏叔。”
“二叔,夏叔。”小刘明显开始客气起来。
“坐坐,喝茶小刘,好说。”二叔给小刘添茶,“我们从去年开始做了点买卖,电报来的比较多,以后给你添麻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