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二十二)(3/4)
老四初中毕业直接上了“家里蹲大学”,正式开始了混社会的历程。
那个短丝袜女同学去了财会中专,那会儿的中专可比高中厉害多了,农村户口可以马上迁为城市非农业户口。
而且70后的很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领导,还有银行等企业的高管最初学历都是中专毕业的,甚至比上大学都占尽了先机。
只有我和刘超上了高中,刘超尽管原来在十八中,但学习非常好。高中我们成了同学,都在二十一中。这也使得我俩的关系更进一步。
那年,琼瑶的时代开启了。
二十二
高中还是在二十一中,那年,高一共六个班,一、二班是中考成绩最好的,三、四、五一般,六班属于垫底的,以体育生为主。因为成绩不是太好,我分在五班。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我们班也有不少学习不错的,像我二十中的同学,原来那个班的班长,她父亲那会儿是区长,很多年后调去了其他城市当了市gāo • guān。
初中的班花居然也跟我一个班,开学第一天一进教室,就感觉到晃眼,定睛一看,原来是班花端坐其中,还是那么美,如果新班级选班花,仍然还是她。
这个城市太小了,居然还有两个小学同班同学跟我一个班,分开几年后,在高中又相聚了。
但此一时,彼一时。小学的同学原来戴一条杠,是个小队委,学习成绩也不如我。现在人家已经是团员了,应该是初中就入团了。而我小学戴两条杠,刚上初中也是班委,但现在快混成班级的学渣了。
刘超跟我不是一个班,他在二班,跟初中的虎牙班长一个班,班里的学习尖子生很多。但这不妨碍我们继续做朋友,做哥们儿。
高中还是在二层U型楼,还是在二楼,不过原来是在走廊东头的教室,高中去了西头楼梯间,一上楼梯右手边的教室。记得班主任是个矮矮敦实的年轻女老师,教英语的。
尽管上了高中,但那会心思已经不在读书上了,一心想着当兵的事。加上跟原来同学的对比,差距让我感到更加泄气,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初中班的兄弟们大部分给分流了,上了高中的屈指可数。“牛领队”理所当然分到了一班。
高中的女生身心发育更加趋于成熟,心思越来越多,越来越私密。学习之余,琼瑶阿姨的书也引导她们不断地在寻找自己身边的李立维、耿若尘、费云帆……
“牛领队”是这些琼瑶书中男主角的最佳化身,引来不少春心萌动的学霸女。让“牛领队”应接不暇,但“牛领队”是有定力的学霸男,没有阵脚大乱。还是按部就班,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牛领队”应该是少年时就看破这个世界的发展规律,一定要读好书,因为生命是短暂的,时间和精力都极其有限。
这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是需要太多像他这样的学霸成长起来,去做国家的脊梁。当然也需要好多像我和兄弟们这样的肋骨,只要没成为国家身上的灰尘就好。
当然也有向灰尘方面发展的一小段时期。老四初中毕业后就进入了社会大学。跟随了一个大哥开始了每天打打杀杀的日子。
因为他就住在学校附近,放学时,会经常看到老四带着几个小弟兄,敞怀撸胳膊地站在校外的一个小高台上。
刚开学不几天,还是夏末初秋,碧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有些秋高气爽的感觉了。但白天气温还是挺高,好像太阳比夏天更加毒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