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专心设计(1/4)
我知道这些驻村的干部很辛苦,远离家人和本职工作在村里一驻扎就几年。而且据说是只做工作不求功绩,要把功劳和荣誉都体现这本地村干部身上,这样才能培养本地干部达到较高的水平,也使村民对本地干部产生信任。
“第一次见面,他这样也是可以理解的,并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能一下就成为知己。只要我很真诚的对待对方,相信他能理解我想做的事。现在太多的人带着利益的眼光在看人,介绍齐专家的那个朋友说,一部分驻村的专家一开始还能依靠在本地讲课和进行技术指导获得劳务费,因此他们很有积极性。没多久就不允许他们收取任何劳务费了,毕竟这是扶贫工作不是来赚钱的。没了额外的收入,一少部分具备专业能力的人就变的对自己的技术特别保守。这个齐天山是不错的了,他至少建立起了那么两个育苗大棚,还发挥了作用,因为能提前育苗,蔬菜等种植时间被精确控制,质量也能保证,特别是反季节蔬菜能给农民带来不少的收入。”华雯说道。
她在这里的时间比我长多了,对这边的情况比我要了解,车开到了一处旷野,有一条浑浊的河,我停了车打算去路边方便一下,农村只能这样方便。
“其实他们也非常不容易,和你我自愿来这里不同,我们比较自由,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驻村的干部有乌鲁木齐来的有全疆各地来的,还有从喀什市下来的。一驻就是三年,还有驻五年的。等到驻村回去后单位重用还可以,但很多单位的原岗位、原做的工作等都已经有人了,就会另外安排,又需要他们重新的学习和适应。驻村的时候,没有上下班的概念,随时都有可能工作,远离都市、远离亲人,还不能随意离开,单是那份寂寞就很熬人。”华雯接着给我说道。
已经接近中午,阳光很强烈,空中也没有浮尘,我开车路过一条浑浊的河,把车停在了路边,所有的植物都长的郁郁葱葱,我被这景色感染。河水很平缓,几乎看不出在流动,水和黄河水一样都是泥沙,河岸是自然形成的,我站在河边感受着南疆绿洲独特的宁静。
我拿出手机想看看这是什么河,定位是准的,但这条河水却没有名字。
华雯已经知道我喜欢准确的记录地理方面的日记,就问“查到了吗?”
“没有,看起来是和盖孜河连着的,中间可能断过。地图上查不到名字,我查了网上的县志,附近有伽师河,也有一条叫排孜阿瓦提河的河流,也许它有很多名字吧。一会看有没有人,问问就知道了。”我回答。
“是的,你如果想搞清楚这里的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去问问当地人。”华雯回答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