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亡国之臣(3/3)
当有人大胆提出是不是能借用满洲力量时,吴三桂只是猛抬头看了看说话人之后,竟未置可否。倒是大家一致猜想,满洲可能会乘机进兵。如果满洲进兵,他们被夹在满洲兵和京师之间,应当怎么办呢?大家反复商量了一阵,一时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只决定暂时屯兵玉田,观望等候。同时多派细作,随时探听京师、沈阳两方面的动静。
三天过去了。虽然京师城门把守很严,不许闲人进去,吴三桂派去的细作轻易进不了城,但是城内消息还是传出不少,总体来说城内还算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抢劫、shā • rén、qiáng • bào等情况,不过也有消息十分惊人,说新皇范青十分好色,一入禁宫,立刻沉溺酒色当中,不理朝政,而且还一起宠幸了周后和公主。这让吴三桂对范青的德行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如果不能改变流贼本色,这样的人能坐稳天下么?而且据城外的探子报告,城外的大顺军也比较松懈,嬉戏玩耍,还有骚扰周围村庄,也有抢劫和qiáng • bào的事情发生。虽然总体来说,大顺军军纪不错,可是对吴三桂来说,这毕竟是一支陌生的军队,一些小事也很容易被夸张的理解,这让他对大顺军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关于保定方面,他也知道,一支大顺偏师于八月五日破了保定,沿途还破了一些州县。由于兵力分散,到处局势不稳,大顺军进入保定之后,人马只有一万人,没有力量增援京师。
另外,他还知道,大顺军的军粮不足,据探子说,由于漕运断绝,城中的粮价猛涨。有谣言说,大顺军要在京城对六品以上的官员和所有的贵戚进行拷掠,勒索银子钱财,还要搜集粮食等等。总之,这时候,从京师传出来的消息都是不利于大顺军的,京师中普遍一种对大顺军和范青的不满的情绪,对于大顺军一点点恶行或失误都被夸大数十倍,然后再向外传播,这种情绪也在影响着吴三桂的想法。
最使他震动的是来自关外的消息。他知道几天前满洲开始火速地将人马向沈阳集中,显然是准备南来。这既使他振奋,也使他有些担心。因为满洲的意图,他并不清楚。如果是想来争夺山海关,他将如何是好呢?
吴三桂也曾派出人去打探他京师的家中情况。可是胡同口有兵丁把守,不准闲杂人出进。所以他对父亲和一家人的情况一直搞不清楚。只有一点他明白:他们已经被软禁了,被拘留了。
自从到了玉田,知道京师失守,皇上殉国以后,吴三桂的心中常常有一种亡国之痛,而现在这种国亡家破的痛苦比前几天更要加倍。前几天他还存着许多侥幸心理,现在这侥幸心理差不多已成过去,眼前明摆着的是他的父母性命难保。想到这些,他的脑际不觉浮现出父母双鬓斑白的影子。同时他也想到他的结发妻子。尽管最近几年他对她很冷淡,但毕竟是结发夫妻,她曾经替他生儿育女。还有许多亲属,也都跟父母在一起。所有人当中,最牵动他的思绪的还有那一张美貌无双的容颜,那温柔而善解人意的眼神,是他的爱妾陈圆圆,只要一想到她,吴三桂总是发出深深的叹息。陈圆圆如此美貌,万一被流贼首领看到,能放过她么?而且据情报上说,贼首范青极为好色。
想着所有这些亲人和他的父母都将被杀害,而爱妾陈圆圆将落入别的贼人之手,他心中感到刺痛,就这样,他思前想后,揣摸着各种情况,有时暗暗地揩去眼泪,有时叹一口气,有时又忍不住咬咬牙说:“如果范青敢动自己的家人,自己誓与流贼周旋到底。”
出于种种考虑,吴三桂决定暂时不与流贼接触,而退回山海关,采取观望的姿态。看看范青下一步的动作,如果不成气候,就决不投降。
这天晚饭以后,吴三桂吩咐速速传知参将以上将领和重要文官,四更以后前来大帐议事。
会议开始后,吴三桂先把近几天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了一遍,然后说道:“我们人马虽然很能打仗,可是毕竟人数不多,不能前去京师,也不能留在这里。前去京师是孤军深人,而贼军以逸待劳,对我们显然不利。留在此地,贼兵来打,他们人多,我们人少,容易受他包围。为今之计,只有迅速撤军,一部分撤到山海关,大部分撤到永平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