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崇祯的噩梦(1/4)
首辅周延儒跪下说:“请陛下息怒。按律,敌兵不薄城……”
崇祯截断说:“连陷七亲藩,不甚于敌兵薄城?先生勿言!”
三法司大臣们叩头退出,重新会议。虽然他们知皇上决心要杀陈新甲,但是他们仍希望皇上有回心转意时侯,于是定为“斩监候”,呈报皇上钦批。崇祯提起朱笔,批了“立决”二字。京师臣民闻知此事,又一次舆论哗然,但没有人敢将真正的舆论传进宫中。
十一月十六日,天气阴沉。因为田妃病危,一清早就从英华殿传出来为田妃诵经祈攘时敲的木鱼和钟、磐声,传入乾清宫。崇祯心重如铅,照例五更拜天,然后上朝,下朝。这天上午,他接到从全国各地来的许多紧急文书,其中有左良玉从封丘来的一封密奏。他昨夜睡眠很少,实在困倦,颓然靠在龙椅上,命王承恩跪在面前,先将左良玉的密疏读给他听。
左良玉在疏中先写了十五年来“剿贼”常常挫败的原因,接着分析了中原的目前形势。他认为全河南省已失陷,河南已不可救,陕西被孤立在中原以西,与朝廷失去直接联系,也不可救。他说,目前的中原已经不再是天下腹心,而是一片“糜破之区”;救潼关固然要紧,但是救皇上的整个社稷尤其要紧。他大胆建议舍弃河南和陕西,命保定巡抚杨进和山东巡抚王永吉防守黄河,使“贼”不得过河往北;命凤阳巡抚马士英和淮徐巡抚史可法挡住贼不能往南。他本人固守南昌,以断“流贼”奔窜之路。中原赤地千里,人烟断绝,莫说“贼”声称有百万之众,就拿有五十万人和十万骡马说,将没法活下去。还说李自成已经苏醒,流贼高层可能内斗,我方当利用机会从中离间,“贼”必内里生变,不攻自溃。为今之计,只能如此……
崇祯听到这里,不由得骂道:“屁话!全是屁话!下边还说些什么?”
王承恩看着奏疏回答:“他请求皇爷准他不进攻襄阳,只在南昌固守。”
崇祯冷笑说:“他是不敢进攻襄阳吧!只用这些荒唐的话来搪塞于我。”就摆手不让再读下去,问道:“今日斩陈新甲么?”
“是,今日午时出斩。”
“何人监斩?”
“三法司堂官共同监斩。”
“京师臣民对斩陈新甲有何议论?”
王承恩事先受王德化嘱咐,不许使皇上生气,赶快回答说:“听说京师臣民都称颂皇爷是千古英主,可以为万世帝王楷模。”
崇祯挥退王承恩,赶快乘辇去南宫为田妃祈攘。快到中午时候,他已经在佛坛前烧过香,正准备往道坛烧香,抬头望望日影,心里说:“陈新甲到行刑的时候了。”回想着几年来他将陈新甲倚为心腹,密谋“款议”,今后将不会再有第二个陈新甲了,心中不免有点惋惜。但是一转念想到陈新甲泄露了密诏,成为他的“盛德之累”,那一点惋惜的心情顿然消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