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攻城战正式打响(2/3)
一个时辰之后,闯营先停止了开炮,城墙上的守军也默契的不再开炮,双方暂时休息。这时,可见城墙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大小坑洞,箭垛上也被砸的残破不堪,双方各自损失了几门火炮。
休息一个时辰之后,东面的炮战又开始了,也是轰击了一个时辰,然后休息。这一天当中,每一面城墙都轰击了两轮,但开封城的城墙极厚,靠大炮是轰不破的,闯营炮击的目的是为了给城中军民增加压力。
到了傍晚,双方的炮击彻底停止了,很多开封市民都出门到靠近城墙的大街小巷去捡炮弹,这种实心铁球重新铸造之后,可以再当炮弹使用,开封府用钱收购这些炮弹,加以二次利用。
城外也是一样,范青几乎把白土岗的火器作坊都搬过来了,在开封城外除了制造火药之外,不停的铸造炮弹和炮管,铁锭不够,就四处派人收购,城上城下都在加紧军备,做长期炮战的准备。
夜晚很快降临了,月牙弯弯,星光点点,开封城的四野一片昏暗,城头上有许多火把和灯笼,因为城墙隐没在夜色中,所以那望不尽的灯笼、火把就像是悬在空中一样。
在夜幕的笼罩下,攻打开封的大战正式拉开序幕。因为范青这次攻打开封的方式是挖洞放迸,以大炮辅助,所以主攻时间选在夜晚。
此时有一千多义军,分成两支,一支由金生、金万才叔侄带领,另一支由丁国宝率领,都站在营地外肃立。他们的武器不再是常见的刀枪弓箭,而是锤子、凿子,铁钎子,他们心情振奋而又紧张,等待约定好的信号,这些士兵就是掘城的主力,大部分都是伏牛山的矿工。
过了一会儿,东面和北面的营地中同时飞起两支火箭。但这两支队伍并没有动,只见从营地中冲出数千工兵,他们扛着沙袋冲向开封府的护城河。
很快,城头上的官军就发现了这些工兵。只听城头上有人用嘶哑的声音喊了一声“开炮!”火炮随即轰隆隆的响起来,一颗颗弹丸在火药爆炸的推力下,被抛上空中,然后划出一个抛物线,掉落在地上,有的直接在地面上砸出一个大坑,轰隆一声大响,尘土飞扬,有的角度很平,弹丸连蹦带跳的在地面滑行,这种跳弹往往杀伤力更大。弹丸从空中落下时的动能势不可挡,任何铠甲装备在它面前都如同纸糊的一般,一旦被它擦上,轻则断手断脚,重则直接撕裂躯体,一命呜呼。
黑暗中,城头上的炮兵也看不清地面上的义军工兵,炮弹落下的地点只能是估计。而奔跑的工兵更看不到炮弹下落的路线,只能拼命向前冲锋。耳边听到的只是尖利的炮弹划过空中的呼啸声,落地时的隆隆巨响,还有黑暗中战友们不时传出的惨叫声,在昏暗的郊野显得格外刺耳,也格外凄惨。没有人救援,只能躺在冰冷的土地上等死,流干血液。
这时候地面上的炮兵也开始向城头打炮,黑暗中,虽然不易瞄准,但也对城头的炮火是很大的压制。
工兵们很快跑到壕沟前,把沙袋抛到壕沟中,后面还有用推车和牲口拉着土石的,也陆续到达壕沟边,工兵们用随身携带的铁铲,把土石铲到城壕中。城上城下炮声不断,但这些工兵都是无畏的战士,即便炮弹打到周围,甚至身边战友的身上,也不能影响到他们的动作,这就是闯营训练出来的精兵。很快北面,东面的城壕都被填出七八条土石铺成的道路,可以让车子通过。
这时候,又有两支火箭飞上天空,这个信号是给挖掘城墙的工匠准备的。见到这个信号,这两支人马同时飞奔,过了城壕,随即把背负的门板,或者盾牌举过头顶,迅速的向城根跑去。到了城根,他们先用铁锤把铁钎打进砖缝,将每一块砖的上下左右都打遍,然后再用铁钎子往外撬。砖与砖几百年互相挤压,当年修筑的时候又用石灰抹缝,现在结实的好像石头一般,十分难掘。
他们刚刚开始掘城,城上的人就拼命的向下扔砖头和石头。因为昏暗一片,看不清楚,所以射箭的很少。石头噼噼啪啪的落下,从十多米高的地方,动能极大,砸的人的头上,立刻就皮开肉绽,头破血流。砸到门板上则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好像下了冰雹一般。但普通的石头砖块,是砸不开门板的,很快就有大块的条石被扔下来,这些条石都长一米多,重达二百多斤,需要两三个人抬起来向下扔。条石落下时,即便有门板防护,也一样被砸成肉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