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星星之火(2/4)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的时候,心底泛起了涟漪,不一样,开始不一样了。
李元瑷一口气念完最后一句,神情有些震撼。
这绝非是当存的宫体诗,这首诗的前部分带着南朝的风气,写着达官贵族的奢靡,但中间一小段却写了市井游侠的生活。
这在宫体诗里可以说绝无仅有的,尤其是最后面,完全以讽刺的语气,点名长安上层社会除追逐难于满足的情欲而外,别有一种权力欲,驱使着文武权臣互相倾轧。
还特地沿用了灌夫、萧望之为例。
这首诗在李元瑷看来简直就是是对梁陈隋唐昏暗的诗坛发出了一声强有力的怒吼。
这首《长安古意》或许不算是的名垂千古的佳作,但在李元瑷眼中却充满了高大上的意味。
这才是他想看到的唐诗。
自己那个便宜老哥,写的是什么玩意。
“快,将他请上船来!”
李元瑷有些兴奋,继续往下看去。
这诗作最后是做诗人的自我介绍卢照邻字升之,幽州范阳县人,幼读诗书,十岁时,赴江南跟随文学大儒曹宪、经石专家王义方学习,《三苍》、《尔雅》以及经史书籍,现今二十有余,愿拜入吴王门下,以微薄之才,效犬马之劳。
“卢照邻,卢照邻!”
李元瑷念了两遍这个名字,会意一笑,原来是他。
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
“见过吴王!”
卢照邻是一个年轻的后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年轻俊朗,还带着几分的拘谨拘束,甚至有一点点的忐忑。
毕竟面前的这位是大唐最出名的亲王,自身亦褒贬不一,充满了话题性。
干谒求仕,是他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亦是一种冲动。
他觉得李元瑷能够懂自己,也只有李元瑷能够懂自己。
李元瑷表情略带严肃,道:“卢照邻?你好大的胆子,借着诗句来讽刺当下。”
卢照邻正想反驳,这刚要出口,立刻就闭上了嘴巴,默认了。
换做是别人,他会好好解释,表示自己写的是前朝而非当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