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建造盛唐 > 第五章 三分考卷,三种答案

第五章 三分考卷,三种答案(2/4)

目录

面对这种情况,亦不会自甘落后,匆匆去了。

他们一行横渡了长江,驶入了江南运河。

这一进入江南运河,李元瑷就觉得江南的情况,比他想象中的由要严重。

运河的两岸空旷无垠,几乎没有什么人踪人迹。

江南最不缺的就是水资源,江南地广人稀,这运河两岸因有水患之危,反而没人耕种,以至于冷清清的。

这江南运河最初由吴王夫差开凿的古故水道,后三国孙吴政权为了沟通南京和太湖平原而开凿江南运河,以后历朝历代又不断加强,直至隋唐时期,形成了现在北起镇扬,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嘉兴、桐乡到杭州,这一条运河航道。

在即将抵达苏州的时候,上官仪、刘仁轨、狄知逊一并送上了自己的心得与方案。

李元瑷满心期待的选择了先看刘仁轨的心得方案。

刘仁轨对于江南书面分析还是很透彻的,便如李元瑷、魏征一样,一语指出江南穷困的原因。

粮贱伤农。

越是风调雨顺,江南百姓收入越少。

毕竟物以稀为贵,多了反而不值钱了。

江南的粮食库存多为军用,也就是说生产的粮食多用来代替税收,或者卖给朝廷。

这朝廷收粮,向来是低于平价线的。

故而无法产生大的利润,江南亦变得越来越穷。

想要改变此弊端,刘仁轨提出了三点。

第一、发展副业,不能一味的追求农耕。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以副业来摆脱江南的百姓对于农耕的一味依赖。

第二、重新规划,耕种之地。

江南各处为了应对粮税压力,无度开垦土地。

到底田地泛滥,参差不齐。要知道一亩上等良田的产量中等、下等良田的一倍甚至两倍。

求多不如求精,空出一些土地,用来种植其他副业产品。

第三、亦是李元瑷觉得最重要的。发展商业,鼓励地方百姓从商,唯有发展商业,才能凝聚人气。

人气乃发展之根本。

江南之疲敝,关键与无利可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