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歪主意(2/3)
算完帐之后,她已经发现了父母古怪的原因,似乎自己家的钱似乎有点少。
韩夫人因为当初二女婿、三女婿倾其所有的支持家里给宫里送钱,虽说过程一波三折,这份亲情肯定要维系起来。太师府最近几年的开销很大,一放面要维持贤妃娘家人的体面,同时还要贴补两个女婿,总不能黑不提白不提,出钱的时候想到人,捞好处的时候把人就忘了吧?
真要是这样,女儿恐怕都有怨言,更何况女婿?
当然,老刘家的女婿本事虽然差点,但对钱财真不怎么看重。
但长辈却不能不当回事,得一碗水端平了。
二女婿给了田庄,京城的宅子。
三女婿给了田庄,铺子。
这就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尤其是韩夫人还不能将一个空无一人的田庄给女儿女婿,仆人,管事,都要准备妥当,这又是一大笔花销。
而父亲刘葆晟虽贵为太师,但太师不过是个不管事的散官,是朝廷的恩宠,俸禄才120贯,加上补贴240贯(公爵的官俸),单月可领取俸禄360贯。除此之外,刘太师老家的田产,商铺,都已经在三年前变卖了。要不是当初俩个女婿带着钱准备去京城给女儿铺路,却被牛背山的山贼抢了。刘葆晟也不会通过三女婿认识李逵。
认识李逵之后,刘家人才走上了辉煌腾达的坦途。
知恩图报,刘太师。
他绝对干不出,如今地位高了就看不起李逵的普通家世。但府库空虚却是真的,他也没辙。
这几年,刘家在京城就买下来一座大宅子,花了将近五万贯。这是一笔巨款,也是让刘葆晟能够在朝堂上有面子的底气之一,爷们有钱!
可实际上,雪花盐的秘方进献给朝廷之后,刘家的正经收入就只有刘葆晟的官俸,一月360贯。
这笔钱对于普通官员,甚至高级官僚来说,已经是一笔巨款了。但是对太师府来说,这点钱哪里能够维持太师府皇亲国戚的体面?
刘清芫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家里没钱嫁女儿,压根就不是父母舍不得她离开。将面前的账本一推,生起闷气起来。
而刘葆晟夫妇头痛的事一桩接着一桩。
家里头没有合适陪嫁的女眷。
媵妾,三六九等的丫鬟,管事,奴仆,这些都没有。更重要的是陪嫁的田庄和商铺去哪里找不都是个大问题。
而刘葆晟似乎能够解决的问题,一件都没有。
要说丫鬟吧?
刘家底蕴不足,生家子可信任的丫鬟有,但是军户出身一个比一个粗鲁,至于穷亲戚中选择陪嫁的表亲做媵妾,也踅摸不出来。这不是小事,而是面子。别人家有的,太师府拿不出来,这像话吗?
可是刘家人丁稀薄,亲戚中划拉一阵,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韩夫人家,算了,都不是省油的灯,刘葆晟觉得送女婿一群祸害,将来少不了要落埋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