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议亲(3/4)
朝廷诏安叛军是常态,但如果叛军的主力是前朝的皇族后裔,这样的情况,哪个大臣敢提出诏安的建议?
最后,李氏不得被迫举起反旗,跟着公孙胜这厮去造反?
就算是造反失败了,公孙胜这厮不过是军师,出主意想计谋的从犯,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人了,可李氏族人呢?根本就没有回头路可走,甚至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正房前院,李逵盯着公孙胜说了这些话之后,公孙胜这才发现自己这顿打挨的不冤。原来都是明白人,在郓城的时候,李逵懒得说,也不想说,光顾着揍人动私刑了。公孙胜这才心中暗藏侥幸,以为只不过是骗钱而惹怒怨恨。
没想到,李逵能想到如此长远的事上。
至于说造反?
他是想,之前在郓城被李逵俘虏之后也说过这样的话。但在大宋,造反不见得一定是倒霉,也可能是升官发财。只不过,李家人真要是中了公孙胜的毒计,恐怕别说富贵了,就算是想要活命,都要远走海外才行,留在大宋,断然没有被朝廷放过的道理。
“说呀,为何不说了?”
“三爷,当初小子是好心。”公孙胜肯定不会承认自己心思如此歹毒,真要是承认了,恐怕今日就要命丧黄泉。
“李氏族人需要家族底蕴,才能成为当地名门望族,抬高门楣。试问,有何方法能比得上前朝皇族的身份更能让人获得认可?”
“再说了,三爷当初要是照着贫道的谋划,和沂州的名门望族联姻之后,这沂州的官府都要顺着您老爷子的心思办事。”
“咦——”
三叔公愣住了,细细琢磨,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老头心思开始活泛起来,他老人家如今欺负哪些土财主,乡下庄主已经完全没有了乐趣。
真要是连官府都要听他的心思办事,这对三叔公来说是个大绝大的诱惑。
捋着白花花的胡子,三叔公频频点头道:“有点门道。”
李林急了,他可不想在遭遇一次三叔公因为受骗,落入整顿族人的行动中去。因为按照他的被镇压经验,他往往是承受三叔公怒火最大的那个倒霉蛋。担心自己被殃及池鱼的李林嚷嚷道:“三叔,这妖道要是没点门道,您老会让他骗了?”
有道是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三叔公多要脸面的人,被小辈李林指着说自己的短处,能高兴了?
“李林,老夫是否都要听你的话做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