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布衣宰相(4/4)
高公纪不想和他兄长谈论这事,反正让兄长把钱吐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反而若有所思的问道:“朝廷好像派遣钦差去了颍州,不知道是谁。”
“我知道,是小范,范相。”高公绘满不在乎道。
高公纪微微蹙眉,觉得有点不太对劲,迟疑道:“他不是个老糊涂吗?”
“谁说不是呢?”高公绘赞同道。
高公纪想了想,随即笑道:“兄长,钱不用退了,直接打发高武阳离开就行了。”
既然派遣范纯仁去颍州,显然他们的姑母也存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思。收了高家父子的钱,没有多少风险。
颍州。
西湖河堤上,一位花甲老人,白眉白须,穿着很寻常的粗布衣服,骑着头黑驴,摇头晃脑的在前头赶路。身后还有个童子忧心忡忡的喊道:“老爷,慢些走。”
老人回头呵呵笑道:“放心吧,稳当着呢?”
突然老人在空气中用力的嗅了嗅,催促坐骑朝着河堤边上的草堂而去。果然,到了跟前就看到俩个穿着普通模样的半大小子,正在河滩上炸鱼。
面糊,香料,还有香喷喷的麻油,炸至金黄色的小鱼从锅中捞起之后,滋滋作响。
老人从驴上趴着滑下来,笑呵呵的看着俩个忙活的小子,问:“炸鱼卖不卖?”
李逵和李云去了一趟牢房,被苏轼知道之后,再次遭受了惩罚。
在河滩上开荒。
也没有定额,苏轼本来想磨练李逵和李云的性子,收成如何根本就不在乎。这日子,俩兄弟嘴里都淡出鸟来了,就寻思着弄点炸鱼吃。
没想到正忙活着呢,来了个不速之客。李逵抬头看了一眼白胡子老头,不会钻到戒指里去的白胡子老爷爷,差评。至于说要口吃的,李逵也不是小气的人,递过一双筷子,道:“不卖!”
老头有点愕然的接过筷子,却听到了李逵的后半句话,顿时眉开眼笑起来。
“不嫌弃的话,一起坐下来吃吧!”
不一会儿,老头的书童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到了老头的跟前,发现自己老爷竟然吃上了,气地翻着白眼道:“老爷……”本想说句埋怨的话,却鬼使神差的问:“香不香?”
老人手中筷子在胸口划拉着,眉飞色舞的抬头道:“嘎巴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