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篇(7)(4/4)
廉颇在魏国过得不开心,赵国又回不去。楚闻廉颇在魏,又不能归赵,阴使人迎之。
廉颇一为楚将,无功,说了一句话:“我思用赵人。”
从这几个字可以看出两个信息:
1、廉颇思念故国。
2、廉颇在异国过得不开心。
对于廉颇死亡的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对廉颇的结局,很清楚,郁郁不得志:卒死于寿春。
廉颇一生为赵国南征北战,战功无数。
战无不胜,伐齐攻魏,勇冠诸侯。
上党失利,与秦国对战长平。廉颇在战局不利于赵国的情况下,以牺牲局部,换取整体的胜利,不断扭转占据,dú • lì抗秦三年。邯郸之战,不计前嫌,为赵国守城。
以孤寡疲惫之师,战胜燕国精壮之士。破燕之战,一战封君。
对外战绩,出战必胜,固守无人能破,也没有记载他有过败绩。也可以说,廉颇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名将。要知道,战国时代有很多名将,进攻的有,防守的也有。却很少有既能进攻,又能防守的名将。
再加上,廉颇不因为自己的遭遇,忿忿不平,做出什么不利于母国的事情。连,临死前,还想着为赵国效力。
因此,战国四大名将,廉颇实至名归。
廉颇远离赵国,客死楚国,最终走完了披甲上阵,戎马倥侗的一生。他历经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赵悼襄王,四代君王,也是战国时代活得最久的名将、老将。
廉颇老矣,这四个字,道尽了太多的心酸。
那么,廉颇告别了舞台。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他的出场,会给赵国带来什么?又会有怎样精彩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