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篇(7)(2/4)
一个是春平君,正在秦国为质。
另一个是廉颇。
按照常理,赵孝成王继位后,春平君应该成为接班人。遗憾的是春平君远在秦国,不知赵国发生的事情。就这样,赵悼襄王登上了历史舞台。
此时,赵国朝局很复杂,有的人支持春平君,有的人支持赵悼襄王。廉颇支持谁,史料没有记载。但,从后面发生的事情,还是能发现一点端倪。
此时,廉颇正在伐魏国。赵悼襄王继位后,要巩固权力和地位,最担心的人是谁?
掌握兵权,且,威望又高的武将:廉颇。
在郭开等人的撺掇下,赵悼襄王做了一个决定:以乐乘取代廉颇。
为什么赵悼襄王会做出这样的人事安排?
1、乐乘有军功。
2、乐乘支持赵悼襄王。
3、赵悼襄王镇不住廉颇,,驾驭得了乐乘。
赵悼襄王找了一个听话的人,且又有军功,取代廉颇。也可以说,廉颇支持的人,有可能是春平君。
面对被能力不如自己的人,又不是自己想支持的君王。廉颇做了一个决定,起兵攻打乐乘,两败俱伤。乐乘消失在名将的舞台上,不知所踪。廉颇也没有选择,只能流亡诸侯。
那么,廉颇晚年流落诸侯,客死异乡,落得如此凄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有两种因素,一种是外来因素,另一种是内在因素。
先来看在外因素:
1、赵国权利更迭,陷入内政fēng • b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