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 廉颇篇(6)

廉颇篇(6)(3/3)

目录

我在《君王篇之赵孝成王篇》介绍了燕王喜为什么要找赵国的麻烦,又为什么听了栗腹的报告就做出伐赵的举动。以及栗腹是一个怎样的人。这里就不多说了。

公元前251年,燕王喜以燕相栗腹为帅,以乐间、卿秦为将,出兵六十万伐赵。这就是悲催的赵孝成王历经长平之战、邯郸之战,与燕国发生的大战:反击燕国。

后来赵国还有更悲催的事,北破匈奴之战、第二次反击燕国,及至秦始皇五次伐赵,攻破了邯郸。代王嘉还在代地,苦苦支撑了五年。这就是后话了。

燕王喜出动两支军队,两千辆战车,出兵六十万袭赵。一路,由伐东胡,取得战功赫赫的燕相栗腹率领;一路由卿秦和昌国君乐间率领。

面对燕国来势汹汹,大军南下。赵国君臣,又会如何应对。

精兵将足的燕国对战老弱病残的赵国,谁会取得胜利。赵国在长平之战后,邯郸之战逆袭翻盘,这是上天的眷顾。燕国大举入侵,赵国还能得到上天的眷顾,逆袭翻盘?

此时,赵国能打的名将、善于谋略的老臣,相继去世。

平原君公子胜甍(公元前253年),门客尽散。虞卿因为魏齐之死,毫无踪迹。信陵君在赵国不受重用。都长君田单,不知道生死。赵国能打且战绩稳定只有一个人尚在:勇冠诸侯的老将廉颇。

燕国南下伐赵,廉颇挺身而出,再次站在历史的舞台上,承担起这个艰难的使命。

赵孝成王出兵十三万,分两路出战燕国。一路由勇冠诸侯的廉颇率领八万,北上镐城,阻截燕相栗腹;另一路由乐乘率领五万,北上阻截卿秦、乐间。

燕赵两国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是久战之师赵国更能打。还是,北伐东胡的燕国更胜一筹。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此战的过程和结果。

廉颇率军抵达前线与栗腹在鄗城决战,这就战国时代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鄗城之战。

时间:公元前251年---公元前250年。

交战双方主将:赵廉颇,燕栗腹。

主将战绩:廉颇伐齐征魏抗秦,勇冠诸侯;栗腹击胡名将,威震东胡。

双方兵力:赵八万,燕至少三十万。

从这份名单上看,无论是廉颇,还是栗腹,都有显赫的战功。这两个人,都是倚靠战功,从底层爬起来的人。

那么,廉颇面对燕国击胡名将,且兵微将寡,是如何打好这场看似胜算不大的战争?

廉颇根据双方情况,利用燕军轻敌、疲劳劣势,根据赵国同仇敌忾的优势,制定了战术:各个击破、直捣黄龙。

廉颇亲率主力,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燕军闻听攻鄗军大败,主帅被杀,军心动摇,失去战斗力。廉颇率军追击500里,直入燕境,进围燕都蓟。逼迫燕王喜,割五城。

这场战役,也很快结束:廉颇斩杀栗腹,卿秦战死,乐间降。

也可以说,赵国反击燕国,赢得很轻松,有碾压之势。赵孝成王遂将尉文城封给廉颇,号信平君,任其为假相。

廉颇破燕,不仅再次证明了自己勇冠诸侯的声威,同时也让他封君拜相(信平君、假相),建立盖世功业。然,一件事发生了,最终让廉颇正是水涨船高的时候,流亡诸侯。

那么,是什么事,改变了廉颇,让他流亡诸侯,最终发出一句令人感叹千古的话:我思赵人。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