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 乐毅篇(6)

乐毅篇(6)(2/2)

目录

齐闵王:

不要沉迷过去的功业,自高自大,轻视、小看对手。击败你的,不是比你强大的人,而是那个默不作声的弱者。

燕昭王:

卧薪尝胆,残燕也能破强齐。人生,只要肯努力,一切都有可能。

燕军攻破齐国,进入临淄,这是值得举国上下,弹冠相庆的大喜事。毕竟,燕国君臣的努力,总算洗刷了齐国施加的耻辱。随后,燕昭王做了一个决定:亡齐。

但,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这也是为什么乐毅能够在短时间内攻破燕国七十座城池,却无法灭齐国的原因。这个问题,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那么,这个问题是什么呢?

齐国的地盘太大了,燕国一国之力,吃不下。诸侯也没心思,瓜分齐国。乐毅一鼓作气,拿下了齐国七十座城池。打下的江山,就要巩固、消化。这么大的土地,这么多城池,就要人去守、去管理。

可,齐国还有可战之力,民心为失。尤其是即墨、莒,这两座城池的存在,对燕国来说是很棘手。

这里就要提及新的问题,战国时代,最明显的特征:郡县制。

为了加强对疆域的管理,诸侯实行郡县制。齐国却是战国时期唯一一个不实行郡县制的国家。那么,齐国疆域,背靠大海,坐拥数千里,又是如何管理?

答案:五都制。

何为五都?

这五都指的是临淄、高唐、平陆、即墨和莒。每个都设一个大夫管理,战时,都大夫还兼任该地区军队的主将。

接下来就说说,齐国五都的作用。

临淄:齐国的国都,也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

高唐:位于齐国西北部,处于黄河东岸,防备赵国。

平陆:位于齐国西南部,靠近鲁国的曲阜,该都在军事上的作用就是防备魏、鲁。

即墨:位于齐国东北部,正处于山东半岛的中心地区,背靠大海,防止诸侯海上登陆。

莒:位于齐国东南部的重镇,用以防备楚、越北上。

北地之众:黄河以北的疆域,是用来防备燕国。

燕国,攻破临淄。齐国还有平陆、莒、即墨,等上千里的疆土,还有很强大的军事实力。燕国能够占领齐国北部、西部、中部疆域,却不能占领齐国东部、南部的疆域。

燕国想要占领齐国全境,是很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齐闵王丢了临淄,跑到卫、邹、鲁等诸侯国,却不把诸侯当回事的原因。

因此,燕昭王考虑的问题,有很多。

1、燕国难以独吞强盛且庞大的齐国。

2、虽得齐地之众,难降服齐地之心。

3、齐闵王尚在,能够凝聚战力。

4、齐国还有三都:平陆、即墨、莒。

5、诸侯不帮忙。

还有很多问题,都需要燕昭王和乐毅,这对君臣去解决。索性,燕昭王不是沉寂在大功之中,走不出来的君王。相反,他发现了问题,也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为了降服齐国之众,燕昭王做了很多措施:比如用燕国的爵位,封了很多齐国大臣,以齐治齐。(管理)

宣告齐闵王的罪行,并做出了很多利于齐国百姓的措施。(安民)

乐毅率军攻打即墨、莒,但,由于燕国军力分散,也不得不调整战术。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民心不服,就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

所以,乐毅改变战略,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对已攻占的地区实行减赋税,废苛政,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保护齐国的固有文化,优待地方名流等收服人心的政策,欲从根本上瓦解齐国。

总之,燕昭王和乐毅,这对君臣,为了更好地巩固战果,用了很多措施,重新调整战略。很快,一个消息传来,流亡诸侯,辗转之后,逃到莒城的齐闵王死了。

这个消息,对燕昭王来说,是莫大的鼓舞。不久,又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齐国君臣,又立了一个新的君主:齐襄王。

齐国君臣,也在新王的带领下,稳定了士气。

乐毅用尽了计谋,也攻不下莒城。即墨,又出来了一个力挽狂澜的战将:田单。

田单,也是齐国有名的战将。

乐毅破齐,田单复齐。

可惜啊!这对名将,没有交锋。

此时的田单,也没有显赫军功。他只是在即墨都大夫死后,被即墨城的人共同推举出来的都大夫。

即墨在田单的带领下,不仅稳定下来,还击退了燕国的攻势。

那么,燕齐两国的大战,又将走向何方。齐国凭借最后两都(即墨、莒),能否翻盘,保住江山社稷。乐毅的功名,将会走向何方?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