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篇(1)(4/4)
那么,白起对战韩魏老将,能否一战功成,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公元前293年,秦昭襄王任为白起为左更(爬了两级),接替向寿,率领十万秦军,前去迎战韩魏。秦军与韩魏联军在伊阙,列阵对峙。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流过,向北流,所以称为伊阙。
白起身为统兵主帅,就要解决两个问题:如何打?怎样打?
现在来看一下伊阙之战相关情况。
时间:公元前293年。
君主:秦昭襄王对战韩厘王、魏昭王。
主将:魏国公孙喜、韩国暴鸢;秦国白起。
双方战绩:公孙喜、暴鸢有合作经历,三伐楚国,攻打齐国;白起的战功不明,只有攻韩新城。
兵力:韩魏两军二十四万;秦军十万。
从这份简历来看,韩魏联军占据很大的优势,主将都是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将,且兵力又多。那么,白起会如何扭转局势,打赢这场看似不可能会赢的战役?
做功课,了解敌将的资料和信息,这是身为将领,应该做的事情。白起为了打好这一仗,做了很准备:分析敌我双方力量,以及伊阙地势。
白起还派出斥候摸清韩魏虚实,得到了两个情况:
1、韩魏的军阵:韩军居前,魏军处于韩军侧面略后。
2、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互相推诿、各自保存实力,谁都不愿先与秦军交战。
白起根据这两个情况,制定了作战策略:避实击虚,各个击破。
白起以疑兵,牵制、迷惑韩军;亲率精锐出其不意,攻伐魏军;左右夹击韩军,大破之。
结局:秦国胜,韩魏败。
魏将公孙喜被杀,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韩魏两国,历经韩襄王、魏襄王积累的国力,顷刻之间,荡然无存。从此,韩魏不敢与秦争锋。
白起初登将坛,崭露头角,威震韩魏,名动秦国。因为破韩魏之功,又连升四级,成为国尉(十六级)。白起年少成名,他的名将之路,又会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