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 白起篇(1)

白起篇(1)(2/4)

目录

根据残存的史料以及野史记载,白起跟魏冉的关系很好。也许,白起就是跟着魏冉混的。他们一同上战场,积累军功,最终建立深厚的革命友情。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伐韩窥周,举鼎而亡。秦惠后、秦武后扶持左庶长公子壮(季君),芈八子扶持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公子芾。魏冉、白起支持芈八子,与秦惠后、秦武后等嬴姓宗室支持的季君,争夺王位,引发了三年内乱,这就是秦国历史上的季君之乱。

这场内乱,以芈八子胜利告终。由于赵武灵王、燕昭王干涉秦国内政,护送芈八子远在燕国为质的长子公子稷归国,这就是秦昭襄王。芈八子、魏冉在这场内乱之中获胜,白起因为正确的选择,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从而成为了宣太后、魏冉一派的杰出人物。

秦昭襄王继位后,国政大权由芈八子掌控。秦国伐韩攻魏,欺压楚国,孟尝君入秦为相,囚禁楚怀王,取得了一些显赫的战功。但,因为截杀孟尝君归国,惹下了麻烦。

孟尝君借助鸡鸣狗盗之徒,成功离开秦国,回到齐国,第一件事就是号召中原诸侯伐秦。

韩、魏积极响应齐国的号召,楚国也蠢蠢欲动,赵武灵王孤胆入秦,探查秦国的虚实,制定了亡秦之策。公元前299年,对于秦国来说,是最糟糕的一年。历经季君之乱,秦国国力大衰,将星陨落。虽在对外征伐诸侯,取得了胜利,但,没有显赫的名将。

这一年,对秦国来说很棘手,体现在三个方面。

1、齐、韩、魏、楚、赵诸侯谋秦。

2、诸侯联军派出了一位败秦、欺三晋、北亡燕、南败楚不败的名将:匡章。

3、秦国无名将能臣,离心离德(囚禁楚怀王失信天下、截杀孟尝君天怒人怨。)。

这就是战国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孟尝君为首合纵诸侯伐秦。这也是秦国第二次被诸侯合纵攻打。

历经三年鏖战,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破了秦国东出第一要塞函谷关。幸运的是,上天站在秦国这边。魏襄王、韩襄王甍逝;楚怀王郁郁而终;赵国发生了沙丘宫变,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也告别了历史舞台。

韩、赵、魏、楚,四国君主甍逝,齐国逼迫秦国议和,历经三年的函谷关之战,落下了帷幕。

公元前294年,秦国恢复国力,趁着三晋内政未稳之时,挑了一个软柿子捏,攻伐韩国。此战,也是秦国被诸侯攻破函谷关之后的第一战。韩国孱弱,岂是秦国的对手。再加上,韩厘王没有威德,内政不稳。

战争结果不言而喻:秦国胜,韩国败。

秦将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这也是,白起第一次单独领兵作战。从这条信息,可以看出,白起通过自身努力,建立军功,已经爬到了左庶长的官爵。

按照秦国的军功授爵分级,在秦昭襄王之前只有十六级,之后有二十级。我们通过后面的资料看一下,王龁伐上党的爵位:左庶长。王陵伐邯郸的爵位:五大夫。

白起和王龁、王陵相比,已经成为了左庶长,足以见得,他的军事才华是相当优秀。最主要的是白起的年纪,据推测不到二十五岁。可谓是年少英雄,天资不凡啊!

此战获胜,助长了秦国君臣的信心,为了扫清东出障碍,就要进一步攻打韩国,夺取最关键的地方:伊阙。

韩厘王打不赢秦国,为了扼制秦国东出,向魏昭王求助。

魏昭王继承了魏襄王遗志,联合诸侯伐秦的策略,派出魏国最能打的将领:公孙喜(号称犀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