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篇(3)(2/2)
面对,齐国来势汹汹,鲁国君臣乱了手脚。这时,站出来一个人,鲁国的国相公仪休。这个人,在国难当前,举荐了一个人:吴起。
那么,公仪休是谁?他为什么会举荐不孝、儒家弃徒的吴起。
现在,就来说说,改变吴起命运,助他实现封君拜将之志第一个人:公仪休。
公仪休,是春秋、战国交界有名的人物。
一个人出名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有一种情况很少见。因为拒绝收礼,而出名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
公仪休身居高位,因为清正廉洁,不收礼物,遵纪守法,留名后世。
因此,对公仪休的评价都是正面的:敏而好学、才华横溢、廉洁奉公、为人正直、不与民争。
归结起来四个字:好人、好官。
公仪休的背景、家世是怎样的,没有记载。但,他的文凭很高是博士。不仅如此,官居国相。
公仪休人品好、学历高、一国之相,最主要的是这个人身居高位,不仅廉洁,还十分公正。他留下了一个有名的故事:公仪休拒鱼。
公仪休不贪财、不好色,但喜欢吃鱼。当公仪休为相时,有很多人络绎不绝前来送鱼。
身居高位,有人送礼,这是很正常的事。但,公仪休这个人很有底线,坚守原则。有人送鱼,对别人而言是件小事。但,对他而言,这是件大事。为了拒绝收鱼,他说了一句话:我官居国相,买得起鱼。
如果你给一个人送了点普通的东西,对方不收,还说了一句:我有钱,买得起。
你听了之后,会有什么表情呢?
很气人、很愤怒。
公仪休用得罪人的方式,拒绝收礼。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公仪休拒鱼,是因为官居国相,买得起鱼,不近人情,看不起人?还是说,另有隐情。
公仪休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相。虽嗜鱼,此不必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用现在的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别人来求你办事,你也不能拒绝。一旦,你做了违法的事情,被贬后,就没人理你。所以,倚靠别人,还不如靠自己。
公仪休因小见大,拒不受鱼,而传出美名。
吴起的运气好,遇上了一位公正廉洁,不收礼的国相公仪休。所以,吴起才能改变命运,出现在鲁元公的面前。吴起才有机会,封君拜将,有用武之地。毕竟,此时的吴起拜儒家曾申所赐名声很糟糕:不孝、弃徒。
在一个看重名声的鲁国,你名声差,想要封君拜将,是不可能的。所以,公仪休举荐吴起,承担了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就会成为政敌抨击的对象。从侧面说明,公仪休举荐吴起,对他很信任,也肯定对方的能力。也可以说,公仪休是吴起的贵人。
那么,吴起得到国相公仪休的举荐,封君拜将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但,对吴起而言,上天,总爱跟他开玩笑。
从小立有大志,却从卫国,流落鲁国。拜在儒家,却被除名。这一次,上天给吴起开了什么玩笑?
公仪休把吴起的简历,递给了鲁元公,说了一句话:吴起善兵,欲解国难,非他莫属。
总之,公元前412年,齐国出兵伐鲁,连战连胜,大举南下。鲁国君臣,陷入一片惊慌。就在这时,公仪休站了出来,举荐吴起,并说了一句话:能解国难者,起也。
国难当前,关乎社稷存亡安危。鲁元公很矛盾,既想有人站出来替他办事,又怕站出来这个人没本事,祸害社稷。所以,君王在面对国家存亡的时候,要找一个信得过且有能力的人。
鲁元公好久出生,年龄有多大,史料没有记载,只留下一句话:公元前437年,鲁悼公去世,子嘉立,是为元公。元公死后,其子立是为鲁穆公。
也就是说,鲁元公继位是公元前436年,死于公元前411年。通过残存的史料信息,推断出鲁元公在位的时间:公元前436年---公元前411年。
那么,鲁元公在位二十多年,做了那些事,是一个怎样的君主?
鲁元公继位时,鲁国发生了一件事:三桓不把国丧当回事,大吃大喝。
父亲的葬礼,不被臣子当回事。鲁元公见状,不生气,是不可能的。所以,削弱三桓之势,执行孔子堕三都的策略,是鲁元公要做的事情。
鲁元公在位二十多年,政治经验相当丰富。三桓之乱,也在鲁元公时代,势力大大被削弱。这也是为什么晋国有卿大夫专政之乱,齐国有田氏之乱,鲁国没被三桓之乱取缔的原因。但,晚年的鲁元公,早已经不是雄心勃勃的君主,变得敏感多疑。
鲁元公也相信公仪休举荐的人是不会错。就在他想拜吴起为将,出战齐国,他从其他朝臣哪里得到了一些吴起的黑历史:不孝、儒家弃徒。
这句话是最致命,差点断送了吴起封君拜将:吴起卫国人,其妻是齐人。以他为将,不会替鲁尽力。
这些人不愧是读书人,没有直接站出来反对以吴起为将,而是揭露了吴起的黑历史,并让鲁元公考虑,是否要用他。
鲁元公给吴起出了一个难题:表明忠心。
这些人也给吴起出了一个选择题,答案只有二选一:妻子和仕途。
吴起选择妻子,不能表明态度,就会错过建功立业、封君拜将的机会。选择仕途,就会抛弃妻子。吴起陷入两难,选择仕途,就会失去妻子;选择妻子,就没仕途。
最终,吴起选择了仕途。
对于吴起而言,年少之志,离他只差一步。抛弃妻子就能实现志向,完成对死去母亲的承诺。
可,吴起不知道,对于鲁国而言,仁、爱、孝是治国之本。吴起抛弃妻子,太过冷漠,也得不到重用。无论吴起选择什么,等待他的结局都是一个悲剧。
那么,吴起在鲁国君臣,抛出的选题,毅然地选择了仕途。等待,吴起妻子的命运会如何?
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诞生了: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杀妻求将,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这个故事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