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郡试(2/3)
宋嵩堆起笑脸,恭恭敬敬扶着男子下车,很快,众人便认出来人,在场人皆是恭恭敬敬,几乎弯下全部腰说道“拜见郡守大人。”
这便是安平郡现任郡守,慕容辛,慕容辛看着人山人海,也是十分满意,却眼眸中有一丝感叹。
再过不到一年,自己便要退位了,想着自己已经打拼了数年的安平郡才有着如今的繁华,竟生出一丝惆怅。
“大人,卑职去请吴大人下来。”
宋嵩恭敬的对慕容辛施礼,便走到身后最后一辆马车。
“请吴大人下车。”
宋嵩很是恭敬的站在车外,却见马车门帘缓缓掀起,竟走出一位体态微胖,却脸色略黑的高个男子,倒是有些年纪,似乎有五十岁的样子。
却见宋嵩很是恭敬,小心翼翼,甚至比对慕容辛还小心的扶下老者,便很快喊道“如今郡试,州里特派吴老吴易,州学正大人前来主考,望诸位用心考试,切勿纰漏。”
众人闻言,内心一惊,便恭恭敬敬的施礼,如海啸般的喊道“拜见州学正大人。”
吴易微微点头,很快望见慕容辛,径直走了上去,恭恭敬敬弯下老迈的腰,参拜道“拜见慕容大人。”
慕容辛点了点头。
赵富贵望向这景象,丝毫没有感觉怪异。
学正,虽吴易和宋嵩都是学正,但官位不同,差距便在前面州郡。
根据大楚王朝的官职,为科举而特设的学位官职,分别是九品举人,八品学士,七品进士,六品郡学正,五品州学正,四品学监,三品大学士。
学监和大学士分别是京官,用来负责会试和一些皇家子弟教学。
而九品举人,是由过了郡试的举人,其中一部分人通过郡里认可,可以担当县里的小官,负责一些由县里有关的文学工作,辅佐县学士或者县令大人。
七品进士,是由过了州试的进士,也是其中一部分人通过州里认可可以担任郡里的一些文学工作,负责辅佐郡学正,当然有十分优秀的,也会被请到州内辅佐州学正。
毕竟每个学正,或者学士,总要有一些自己的团队帮忙做事,而作为科举的团队,成员也必须来自科举。
这样一来,一方面让年年只增不减的举人和进士数量得以减少,通过授予官位工作,更能增加学子科举积极性,毕竟这也是国家认可的官员。
而学正虽有五品和六品之分,哪怕现在吴易和慕容辛看似都是五品官,同级,但一个只负责科举文学,另外一个却是统治百万人口的实权郡守。因此州学正在科举内可以说是实权人物,但在外却是微不足道的官员,甚至同级下的官僚,学正只是最末的地位。
慕容辛也是明白这一暗中潜规则,对在场学子欢呼吴易声音比自己还大也是并没有感觉什么不满。
“大人,如今时辰差不多了,我们便进去吧。”
宋嵩恭敬的说着,便见慕容辛点了点头,便径直走进府院,吴易和宋嵩也是自觉走在慕容辛后头。
主考官进去了,其它青衣官员立刻陆陆续续各司其职,周围军士很快将考场内外戒严完毕。
“下面,参加郡试的学子们,自觉排好队伍,一个个过来验明身份。”
一名衙役使出洪荒之力大喊着,场外千余学子,便立刻排好队,没排好队的,便是一个个送行的家属或者奴仆,在一队队官兵的清场下,整个府院外只剩下一千多名秀才。
只见排在第一位的秀才恭恭敬敬的取出路引和证明身份的凭据。
一旁青衣官员看着两张纸条,确认无误后便是在空白的书籍上写下此人姓名,一旁衙役随机取过一块木牌,青衣官员看了看,点头后写着亥辛子,这便是座位号了。
衙役见状,便将木牌交给第一人,第一人便弯腰施礼,走了进去。
有了第一人带头,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模仿起来,青衣官员的速度不免也快了几分。
很快录了不少人后,青衣官员擦了擦汗,对一旁人说道什么,便很快有另外一名青衣官员过来替换了工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