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要回内孥(3/4)
这还是他阁老的薪酬,除了阁老的薪酬,他还有官职的薪酬,每月有30石月粮,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麦。此外,每月还有20捆(每捆公斤)柴禾、40捆干草、1500两“公使钱”。
另外,作为外任藩府的高级地方官,朝廷划拨给陆浩清20顷职田,也就是2000亩耕地,允许他每年收租,并且无需纳粮。这2000亩耕地按每亩租米一石估算,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进项。
最后权知工部事...每月还有100贯的添支,每年冬天发给15秤(每秤公斤)的木炭。总计包拯一年的各项收入:20856两银子、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绵、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
如果把陆浩清每年的各项实物收入都换成钱,当时400文铜钱的购买力和现在25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相当,21878两银子合计1367万元。周朝官员薪水之高可见一斑。
俞铮,刘盛,陆浩清基本上没什么家产,因为靠着薪酬他们就过的很富裕了,可是和俞铮,刘盛,陆浩清不一样的是,其他的三位阁老,王辅,蓝成嗣,叶少游,家产可是全部都突破一千多万两。
除了房子,店面,还有工厂等等...这要是交上去,那就是伤筋动骨呀。
不但是这三位阁老,剩下的那些官员,哪一位家底不是丰厚不已,将皇帝的钱拿出来分给百姓,他们举一百只手赞同,可是要说分自己的,别开玩笑了,百姓算个屁,死光了才好。
“武王...这个事情有些大,虽然三位阁老同意了,但是我认为还需要商榷一二,不过,武王说的也是正确的,大周是与士大夫共天下,所以不能让陛下一人用内孥救助百姓。
这样,从现在开始,陛下的内孥从户部撤出来,以后直接由娘娘掌管,武王你看可行?”
王辅用一个很复杂的眼神看着余夏,终于余夏微笑道:“一切都听王阁老的,王阁老说怎么做,就怎么做。”
余夏很有自知之明,并没有得理不饶人,现在自己和自己的老爸实力还很差,赚点便宜就算了,先将内孥拿回来,后面的事情再继续。
“好了...武王,你废话讲完了,可以开始比试了吗?”太子宋鑫兆恶狠狠的看向了余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