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节(1/3)
不错,但安父和安母却都没应允。
倒不是看不上,事实上安父和安母是有那个意愿的。
安理和妹妹的关系一向都很亲厚,得了消息后,特意写信过来,让他们再等等,若是今年乡试,祖宗保佑,能让他榜上有名的话,妹妹的亲事自是能寻一门更好的。
安父和安母一听这话,当即心动。
因膝下只有一儿一女,儿子常年在外读书,唯有女儿养在膝下,又是个招人疼的性子,安父和安母心中不免更疼爱些,自然想给女儿寻一门更好的亲事。
这两家虽然好,但若是儿子能中举的话,家里的门楣也更高些,那么给女儿寻的亲事也能更好。
退一步来说,即便儿子没中,也只是多等几个月,也不妨事。
这般一想,安父和安母便愉快的答应下来。
安理在乡试中擦着倒数的名词,中了举人,安父和安母自是大喜过望,还不等儿子回家,便开始给穷人派米派粮,还给凭租家里田地的佃户们减免三成。若非怕太过轻狂,给儿子招来不必要的非议,他们都还想在家里大摆流水宴席,与乡亲们同乐同乐。
几日后,安理从府城回来,但他却不是一个人回来的。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叫周煜,是安理的同窗,也是举人,而且对比安理倒数的成绩,他却是乡试的第三名。
而且出身很是富贵,祖父是兵部尚书,父亲是大理寺卿,母亲是宣平侯嫡女,一母同胞哥哥是上一届榜眼,目前在翰林院熬资历,更娶了大长公主的孙女为妻。
可谓是真真的富贵少爷。
周煜是家中幼子,虽被娇惯长大,但一应才学却不差,十六岁便中了秀才,并且在同年和永昌候的嫡女一见倾心,因两家门当户对,很快便结成连理,夫妻恩爱。但可惜的是,周煜的原配却是个福薄的,竟在生孩子时难产而去,留下一个还在襁褓里的女儿。
为此,周煜很是颓废了两年,连带着科举考试也耽搁,一直到今年才参加乡试,并且顺利中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