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2/2)
沈氏犹是不解,“那要怎么着?要我说,这种事,姑妈不乐意媳妇知道的太多,也是正常。可我也是侄媳妇,比起表嫂们来,岂不更远一层?”
何恭道,“咱俩一道陪着姑妈去。”
沈氏放下心来,“那行。”
见妻子听到他去方痛快允口,何恭不禁一笑,沈氏亦笑,“要是没你,就让我陪姑妈去,我不是不愿意,就是觉着心里没底。”
何恭安慰妻子,“不只你我,还有三表兄,也是要一道去的。我们男人粗心,你劝着姑妈些,要是见了表妹,也劝一劝她,事已至此,人也只得看开了。想一想贤姑妈,也是阖族敬重的人。”
事已至此,也只得往好里来想。沈氏明白丈夫的意思。
沈氏这辈子还是头一遭去州府,当然,这不是什么没面子的事情,许多人,一辈子怕也去不了州府一次。只是,要去州府这样的大地方,又听说宁家是极显赫的大家族,沈氏还是有一些紧张的。这从她不停的收拾衣裙就能瞧出来。
因小夫妻两个要陪陈姑妈去州府,何子衿只得托给何老娘来带。其实,何子衿更希望去外婆家小住几日,谁晓得她爹竟不同意,还让翠儿把她的小被褥小枕头暂时搬到何老娘屋里去,她爹还一幅哄小孩子的口气,“爹爹跟你娘出去几天,子衿要好好照顾祖母,好不好?等回来给你买牛ru糖吃。”
何子衿:……
沈氏私下叮嘱闺女,“四五天就能回来,给你一百钱自己拿着,不要说与人知道,要吃什么,叫翠儿去买给你吃。”
何子衿郁闷的心情方稍稍有所改善,她心下感叹:果然不论什么时候,钱都是最治愈的东东啊。感叹一回,何子衿很为自己的第一笔私房钱高兴,其实,她过年也是有压岁钱的,按理,这些都该是她的私房才是,谁晓得,她第一天收到压岁钱,第二日肯定要自愿被迫上缴给她娘,她娘还美其名曰,“给你存着,什么时候你用,还给你。”
何子衿若是给这种流传多年的经典“谎言”给骗了,她简直可以去投第二次胎,于是,何子衿坚持表示,“我要自己存。”
她娘直接,“你自己存?三天就得去买了点心。”于是,理也不再跟闺女讲,强势的将闺女的压岁钱收走。
故此,何子衿虚长三岁,仍是一文钱没有的穷鬼。如今收到一百钱的零用,何子衿便把不能去外婆家的事抛开了,很懂事的对她娘表示,“娘你就放心吧,我肯定好好跟祖母相处。”
沈氏瞧着她闺女那财迷兮兮的小模样,很是反省了回自己的教育方式,她没刻薄过闺女啊。沈氏就这么一个女儿,虽然偶尔会用训斥的方式纠正闺女的言行举止以及意识形态,但,天地良心,她真没刻薄过闺女!说句良心话,依何家的家境,如沈氏这样宠爱女儿的都不多见。这个年代,人们总是更看重儿子。许多人家,条件有限,于是,绝大部分好的东西要先供给儿子。沈氏没有儿子,可是,哪怕她有儿子,教育儿子也就这样了。于物质上,她自己舍不得添件新衣,闺女一季总有一件是新的。还有点心吃食,何子衿就没在这上头短过。
把闺女养得圆润白嫩,以为是件容易的事吗?沈氏像养育一盆珍贵的兰花草一般养育着何子衿,吃的穿的,不敢跟有钱人家比,何子衿也不缺的。那,到底,到底是怎么养成这闺女的财迷毛病哟?
瞧着闺女眉开眼笑数铜钱的模样,沈氏觉着,她的教育肯定是出了偏差。待从州府回来时,她要为女儿树立正确的金钱价值观才行。
带着对宝贝闺女的牵挂,小夫妻两个连同陈三郎陪陈姑妈一并去往州府。第一夜在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