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1/3)
韩妃没死成,不过,却是被方太后第一时间火速的移到了慈宁宫去。方太后对儿子哭道,“几个孩子的媳妇,是咱们母子两个眼睛不眨的挑遍了大家闺秀,才给他们定下的。这么些年看下来,没有半分不妥当。人家把好端端的闺女嫁到咱们皇家来,不就是图得咱们皇家堪为天下表率。将心比心,哀家对几个孙媳妇如同孙女一般,平日里但有赏赐,有端睿她们的,就有孙媳妇的。就是哀对你的妃嫔,平日里也没有半句冷言恶语。婉妃跟在你身边伺候这些年,怎么倒这样折磨那孩子……我知道,她这是怨我呢。我也没说什么啊,就是二皇子侧妃行事不妥当,我跟她说,叫她提醒小二一声,好好管束侧妃,别失了皇家脸面……”说着,方太后又是一通哭。
昭文帝劝了又劝,方太后犹泣,“看到那孩子的脸,哀家心里就很是不好受。这样年轻的孩子,原也是花容月貌,如今一朝被毁,可怎么过日子呢。”
方太后三哭两哭,便将个婉贵妃哭成了冯嫔娘娘。当然,婉贵妃降位的原因与韩妃啥的没有半点儿关系,就是方太后这样哭,对外也只说韩妃身子不适,在宫里跌倒啥的。虽然纸包不住火,不过官方的结论就是韩妃自己跌了一跤,与婆婆婉贵妃没有半点儿关系。
婉贵妃降位,用昭文帝的话是:跋扈失仪,不堪为贵妃位。
不过,韩妃也没讨得好处,不论是方太后假惺惺的关爱,还是丽妃娘娘、大皇子妃、三皇子妃每日别有意图的问候。韩妃还是识趣的上了道表章,言及自己身体不适,福德有限,不堪为皇子正妃,宁愿在西山建一座观音庙,自此青灯古佛,为皇室祈福。
这道表章,是娘家父亲亲自呈上的。
发还表章时,上面只有一个凌厉的御批:准。
宋荣二话没说,早在听到婉贵妃逼死儿媳妇事件时,便火速的联系好了尼姑庵,把宋嘉言送了进去,千叮咛万嘱咐,“乖女儿,这事儿咱家冤枉,不过,城门失火,泱及池鱼。为妥当起见,你先在山上念几日佛,躲一躲风声,等过些日子再接你回家。”
宋嘉言郁闷地:完全是蝴蝶效应好不好?真是冤死了。
第67章晋江原创发表
宋嘉言不过十一岁,这忽然就要去尼姑庵修身养性,宋荣行事向来妥帖,又是自己心爱的女儿,给闺女选的尼姑庵也不一般。此庵地处西山,名唤老梅庵。就在半山腰,倚山傍水,景色优美,庵里庵外种有上千株的红梅,梅花开时,绝对的帝都胜景。此庵,非但景致一流,关键是,老梅庵的主人也十分的不一般哪。
此庵主人并非别人,正是先帝的同胞姐姐。这老梅庵,正是宜德大长公主的居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