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2)
兄妹两个都会去庙里给过逝的母亲点一盏长明灯、上柱香之类,今年宋荣决定给发妻做个道场。
这样的事,自然早早的跟岳家商议过的。
武安侯夫妇对宋荣这个女婿向来挑不出任何毛病,又是给过逝女儿做道场,女婿这样有良心,岳家自然欣慰,也都带着家里人去了。
就是纪闵,人没空过去,也派人送了东西。
连同辛家人,宋荣也一道带了去,无他,舅舅过逝了,如今辛家人都接到了帝都,也没空闲再回乡亲自给辛永福的坟上烧一烧纸钱、点一点香烛,索性就在庙里一块儿办了吧。
最不自在的,莫过于小纪氏,无他,小纪氏身为继室,要在正室前行妾室之礼。这不论是从情感上,还是脸面上,都让她心里憋闷的难以言喻。
偏偏,憋闷,还不能说。
于是,更加憋闷了。
倒是宋老太太与武安侯夫人这些年渐渐和睦了,彼此见了还能说两句话,宋老太太道,“我一见到嘉让嘉言,就想到大媳妇是我们老宋家的功臣啊。”给她生了这么好的一对孙子孙女,所以,以往那些事,宋老太太其实也记不大清楚了。
武安侯夫人是真正伤心女儿早逝,眼圈儿微红,拭泪道,“我那女儿在地下看到他们兄妹平安长大,又个个出息懂事,想来也是欣慰的。”
宋老太太还好心的劝了武安侯夫人两句,道,“老姐姐,你莫伤心了。想一想嘉让嘉言他们,多懂事的孩子啊,整个帝都,我就没见过比他们再好的了。”夸起自家人,宋老太太是向来不知谦虚为何物的。
这话,也就武安侯夫人听了不挑宋老太太的不是。
小纪氏摸摸女儿的头,心下暗气:她就不信,她这一双儿女怎么就不如人了?
给母亲做道场的日子,宋嘉言也不会傻叉到去说说笑笑,于是,两家人的气氛都有些低沉。
宋荣给的银子丰厚,庙里的主持大师也出来一见,与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太太说几句话,还跟宋嘉言打声招呼。宋嘉言倒是记得他,可能同是穿越老乡,曾经给她取了个佛名儿,叫性慧。
性慧幸会。
反正宋嘉言挺怀疑老和尚的来历的,不过,怀疑归怀疑,宋嘉言也没去试探着认个亲啥的。而且,以往他与兄长来庙中为母亲上香,老和尚从未出面相见,估计是嫌他们布施给的少呢。
唉,说是和尚,在这清山秀水的庙里住着,受的却是红尘香火。久而久之,和尚也势利了。
做完道场,宋老太太还要去抽签问福,这也是惯例了。老太太向来迷信,若抽到好签,真个能乐呵个十天半晌。当然,老太太从未抽到过上上签以久的签。
宋嘉言一直怀疑是不是那一筒的竹签都是上上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