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发放粮食(3/4)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杨义只能将李傕抢来的粮食,留下一部分当做军粮,另一部分开始发放粮食。
在战乱的时候,想要迅速安稳人心,最好的办法就是粮食。
俗话说的好,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事实也是如此,杨义刚命人贴下告示,城内惶恐不安的百姓,迅速安定下来。
当然,杨义也不能按着李傕抢来多少粮食,按原数返还,只能按人头算,保持大家最低的温饱。
粮食刚发放了一天,徐庶便匆匆找上了门。
“将军,这样下去不行啊,照这种速度,粮食恐怕供应不上。”
杨义其实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只是一时没办法解决。
在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本来就很低,李傕将大家的粮食抢走之后,也是充作军粮,消耗了很多的粮食。
大家的粮食原本就不够吃,再加上损耗,自然也就更加不够吃了。
徐庶叹了一口气,“如果想要留下更多的人,我们就不能再发粮食了,只能放粥,让大家不至于饿死。”
听闻此言,杨义苦笑的摇了摇头,“可是已经发放了很多,现在改成放粥,恐怕会引起很多人不满啊。”
徐庶眉头也皱了起来,“这个问题确实不好解决,不过,如果继续发放粮食,恐怕真的坚持不了多久。
一旦粮食彻底放完了,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恐慌呀。”
杨义沉默了良久,忽然开口说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想个办法。”
徐庶目光一亮,“将军,你有办法?”
杨义苦笑着点了点头,“也算是一个破办法吧,虽然很简单,但至少不会引起大家的不满。”
当天夜里,县城里最大的几个粮仓,竟然同时失火。
黑暗中,燃烧的火焰几乎照亮了半个县城。
大火一直持续到天亮,才渐渐的熄灭,整座城池里充斥在了一片焦糊的味道之中。
百姓们第二天去县衙领粮食的时候,却发现,门前贴了告示。
告示的内容就是昨天晚上粮仓着火,粮食所剩不多,所以没有办法继续发放。
城内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吃了一惊,想要去衙门里问一问,但看到门前大批的士兵,又都胆怯了。
没有领到粮食的大骂不止,而领到粮食的人,心中也是不安,怕县牙里将发放的粮食又收回去。
恐慌的情绪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才因为一个告示而结束。
谢里是城内一个普通的百姓,自从他知道粮仓着火,再也没有粮食发放以后,想起自己家空空的米缸,顿时吃了一惊,挤在人群中想要去询问,可是最后也都是不了了之了。
回到家中,谢里将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之后,一家子人顿时笼罩在一种恐慌之中。
第二天,谢里起床出门,想要去县衙门看看,还有没有可能领到一些粮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