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节(1/3)
国各地的美食,跟那些美食相比,她之前在西餐厅打工时看到的那些西餐,种类真的非常单调。
郭怜筠没有再理会那些学生,而是跟孙如霜说起了自己的想法——她虽然有了一个赚钱的点子,但到底能不能做成还是要靠孙如霜,至少她的罐头生产出来之后,就肯定需要孙大船帮忙宣传。
“我觉得写文可以让更多的人清醒过来,但这不够,我们现在最需要的,还是强大起来,如果这些劳工都有安稳的能让他们养活家人的工作,都有钱,那么他们还会卑躬屈膝就为了一个罐头吗?”郭怜筠道,她之前想要赚钱,只是为了给自己报仇,现在想的却更多了。
“你说得对!”孙如霜是个很容易被说动的女孩,几乎立刻就点头赞同:“可是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合作办厂吧!”郭怜筠道。
孙如霜同意了,她本身零花钱就有不少,拿出一些来办个小厂不成问题。
郭怜筠通过孙如霜拜见了孙如霜的父亲孙大船,这个年代虽然有很多黑暗,但也有更多想要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的人,孙大船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听说了郭怜筠的打算之后,不仅同意了郭怜筠希望他能帮忙购买生产设备的要求,还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不如说在罐头厂还没有开办之前,他们就以食品公司的名义向那艘即将返航的巨轮推销了国内的一些食物,例如酱肉。
用新鲜酱油外加辣椒花椒之类作料侵泡五花肉做出来的酱肉带着少许辣味,香的无以伦比,那位被孙大船请到孙家吃饭的船长的叉子几乎一直在往那些肉片上面插。知道孙大船竟然在海上航行的时候回准备很多这种肉之后,更是来了兴致。
“这种肉容易保存?”
“现在天热,保存的时间比较短,但除了成品,我们可以给你们一批半成品,泡在酱油里的肉可以在十几二十天后再取出,然后或是直接蒸着吃,或是晾晒两天再吃。”郭怜筠用英语说道,还推荐了另外极重适合长期保存的食物。
他们拥有了第一批订单,购买了大量猪肉和酱油之后又转手将它们卖出,竟然赚了不少。
而这个时候,“筠连”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个短篇,这个短篇并不是白话文,而是通俗文言文,它先讲述了劳工向洋人下跪这件事,然后就在后面呼吁各界人士团结起来,富国强民。
总体的意思,差不多就是国富zé • mín强。
郭怜筠之前已经发表了很多文章,有些名气,但到底称不上特别有名,直到这篇文章被很多报纸转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