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2/2)
唐青康皱眉说道,“锄暮先生的性子应该不会骗人吧。”
唐老爷子说道,“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因为他想要元庸有个最适合的,能让元庸富强,百姓安居乐业的皇者,为此做出什么样的事情都是值得的,她没有外人想的那么看重自己的名誉。”
韩景缓缓吐出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了,其实我觉得锄暮先生也是在提醒我。”
“恐怕他现在是摇摆不定,不过这样对你们更有利一些。”唐老爷子说道,他和锄暮关系很好,可正因为这样才知道锄暮的可怕之处,“所以那话是提醒也是告知,他准备作壁上观了。”
韩景点头,“不管如何,我都很感谢锄暮先生。”
唐老爷子笑了下说道,“他并不是坏人,不过是个顽固的老头。”
整个元庸也就唐老爷子能这样形容锄暮先生了,不过锄暮先生不再帮韩琰了也是一个好消息,锄暮先生会这么说,其实不过是想让他和韩琰之间的差距没有这么大而已,“其实我就有一个疑问。”唐青康说道,“锄暮先生为什么会选择韩琰,毕竟当初陛下可是有不少儿子的,莫非他真的能料到这天?”如果这些都能算出来,那就太恐怖了。
“更多的是靠着推论,陛下不喜太子,太子才智不差位置却不稳,熹妃宠冠后宫,若是延帝早让熹妃管理后宫也好,可是偏偏还让皇后执掌后宫,使得后宫不宁,太子位只有一个,皇子却不止一个,是陛下给了他们希望,让他们如何不争怎能不争。”唐老爷子沉声说道,不争到时候就是死,他们因为生母的缘故,本就水火不容,“见微知著,别忘了萁子在纣王刚用象箸的时候,就感叹了国之将亡。”
唐青康和唐远山面色严肃了起来,就是韩景脸色也沉了,唐老爷子说道,“我不如锄暮。”他是根据后来发生的事情,才推测出这些的,而锄暮早早就意识到了。
第六十七章
唐老爷子的一席话让韩景茅塞顿开,韩景又把最近宫中的情况与唐老爷子说了一遍,唐老爷子倒是没指点什么,只是和韩景说起了当官为人的经验,这本是一个韩景的长辈该教导的,可是韩景的长辈都不太靠谱。
等太阳落山了,韩景和唐暖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唐府,韩景陪着唐暖坐在马车上,说道,“怪不得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唐暖的情绪还算平稳,虽然难免有些离家的忧愁,可也没有哭哭啼啼的,闻言说道,“我家几代总结出来的为官经验怕是祖父都教给你了。”
韩景低头贴在唐暖的耳边,温言道,“我也是你家的人。”
唐暖挑眉看着韩景,轻轻拧了下他的手背,“别乱说。”韩景这么一说,感觉像是入赘了唐家似得。
韩景倒是无所谓,手指卷着唐暖的一缕头发,并没有说什么,因为不可能实现的话,他是不愿意说出口的,其实如果可能,他还真想入赘了唐家,唐府的感觉很好,更像是一个家,因为自小的经历,韩景在很多事情上的认知很模糊,也和世人不一样,世人觉得很丢脸的事情,在他看来根本没什么,他所求的和世人也不相同。
唐暖把唐老夫人的话与韩景说了一遍,韩景也把唐老爷子的话和唐暖说了,两个人交流了一番换了下消息后,就到了宫门口,唐暖从韩景怀里出来,伸手使劲揉了揉眼睛,韩景一把抓住唐暖的手问道,“这是干什么?”
“没事的。”唐暖把手抽了出来,说道,“放心吧。”
韩景抿了抿唇,松了口看着唐暖,唐暖把自己的眼睛揉红,拿出胭脂水粉对着巴掌大的玻璃镜开始上妆,这玻璃镜照人格外清晰,但是这样的镜子有价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