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3/4)
不过安宁倒是留意了两位公主到的时辰和瑞王妃她们离开的时辰。
赵嬷嬷闻言说道,“当初得了消息陛下有意给将军指婚,老奴倒是大胆往这两位公主身上猜过,陛下的女儿中就她们两位适龄,昭阳公主是皇后所出,年纪又比晨阳公主略小,老奴倒是以为会是晨阳公主,没曾想最后是指了瑞王的女儿。”
其实不仅是赵嬷嬷就是将军府的军师们也都猜测过,诚帝指婚为的不过是施恩于楚家,加强楚家和皇室的联系,所以择公主下嫁是最好的选择。
倒不是楚修明自视甚高,而是永宁伯夫人这个位置确确实实值这样的价钱,凭着楚家的军功和在军中的地位,就是皇后嫡女下嫁都是使得的。
只要是正常人怕是都会知道怎样的取舍,可是谁曾想他们偏偏遇到了一个大事糊涂小事精明计较的诚帝,不仅舍不得皇后所出的嫡女,就是嫔妃所出的女儿也不愿意给,反而令瑞王的庶女下嫁。
若是皇上当时没有适龄的女儿也就算了,可是有偏偏就是不愿意。
诚帝若是真的心疼女儿做下这般糊涂的事情,也算是真性情,可从他后面所作所为就知并非如此。
瑞王妃为何会送银子给楚明修,有些事情她早在几十年前就知道了,一直没有动作,而是直到边城解围以后。
说到底不过是对诚帝失望了,你若真的防备楚家,那么就别用楚家,偏偏他还离不开楚家,如此好好拉拢施恩就是了,等到楚家真的犯事了,天下大义也站在诚帝这边。
可是诚帝呢?想要拉拢楚家,又咽不下去那口气,还防备楚家,防备的如此明显,大事上拿捏不住,就在小事上恶心楚家。
比如京城的那些流言,他们这一辈谁没见过楚修明的父母,除非楚修明是抱养的,否则怎么也不会长成流言那样,不过他们心里都明白,没多多嘴就是了,这种流言最多骗骗沈锦她们这一辈的人。
给楚修明指婚这样的事情,瑞王妃当初也猜测过,本以为就是昭阳和晨阳公主之间了,可谁曾想竟然落在了瑞王府,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瑞王妃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就算是瑞王不提,瑞王妃也是不会让沈梓嫁过去的,那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