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2/2)
如果曹-cao-成功迎奉天子,那他和袁绍必有一战。许县离邺城足够远,不怕袁绍来抢天子。离袁绍的老家汝南又足够近,袁绍的族人要是想闹事,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曹-cao-非常重视民生问题,立春之后,他亲自在田间劳作,鼓励农耕。
上官如此勤勉,其他人更不敢懈怠,纷纷鼓励农桑。屯田都尉枣祗还送来一封文书,请求扩大屯田的规模。
去年在东郡试行的屯田制度,收获颇丰,已经没有人坚决反对屯田。但屯田制的推广依然受到很大的阻碍,因为兖州的土地大多属于豪门士族,他们心中支持屯田是一回事,割肉奉献又是另一回事。
祖辈留下的田地,谁愿意上交给官府统一管理呢?至于那些黔首平民能不能吃饱肚子,关他们什么事?
所以,当枣袛的文书被曹-cao-摆到台面上,和众人商议的时候,引发了一片让人尴尬的沉默。
戏璕出列:“使君,颍川郡兵祸连年,望族十不存三,有大片荒芜的土地。可以先将那里的无主田地收归官府,再开垦一些荒地,收拢流民,进行屯田。”
曹-cao-想了想,派戏璕为主帅,领夏侯渊、李典、乐进和曹纯四位将军,快速剿灭颍川境内的乱兵、流寇、黄巾余孽等不安定因素,督促当地的官吏开展屯田事宜。
就在戏璕出征一个多月,捷报频传的时候。曹-cao-收到一个噩耗:有一队两百人的骑兵,自称是曹-cao-派去护送亲人的士兵。他弟弟曹德去开门,被当场砍杀在门边。
而奉命去接人的曹洪,这时才刚刚带兵赶到,曹洪虽然及时救下了曹嵩,但曹嵩受到惊吓,又兼丧子之痛,一病不起。
经过查证,shā • rén劫财的是都尉张闿,徐州牧陶谦的部将。
曹-cao-听完这个消息,一瞬之间,全身的血液都涌上脑门。
第73章
这事有点蹊跷,曹嵩一把年纪,有些怕冷,去年腊月,他给曹-cao-回信说,想在气候比较温暖的海边过冬,等到春天冰融雪消的时候,再来兖州。
曹-cao-自然应允。
曹洪肩负接人的使命,也不曾怠慢,早早到了华县等着。
至于为什么到华县等,这就涉及到一个领地范围的问题:曹嵩隐居在琅邪县,这个地方属于徐州。和琅邪交界的华县,属于兖州,然而目前,华县被陶谦占据着。
在正史上,曹-cao-带兵驱逐袁术的时候,兖州兵力空虚,陶谦趁机攻占兖州的三个县:华县、费县和任城。曹-cao-气急,顾不上继续追击袁术,直接调转军队去攻打陶谦,收复失地,并反夺徐州十来个县。
双方的梁子就此结大了。曹嵩之死,陶谦是头号嫌疑人。
曹-cao-为父报仇,猛攻徐州,杀戮过万。
但现在的情况是:曹-cao-被郭嘉劝住,没有和陶谦开战。双方不存在可能祸及家人的矛盾。
陈登收到郭嘉的信,也安排一百个部曲护送曹嵩。这些部曲人数虽然少,但他们代表着徐州最有影响力的豪门望族之一,下邳陈,相当于徐州地界的通行证、兼护身符。
曹-cao-他爹曹嵩却依然遭到袭击。曹-cao-的亲弟弟曹德,在徐州和兖州的交界处,琅邪和华县之间的驿馆里,被人一刀夺走小命。
救人不易,shā • rén顶多就是一眨眼的工夫。要不是陈登的部曲抵挡了片刻,曹嵩恐怕等不到曹洪前去相救。
曹洪脸上颇有风霜之色,衣甲上还凝着颜色发暗的血污,他免冠赤足,跪在地上请罪。一双眼睛下边乌青一片,黑眼圈很明显。
任谁都能看出来,曹洪好多天都不曾安睡,可能是日夜照料曹嵩,还要行军赶路。曹嵩携带的一百多车辎重,没有一点儿损失,全部运到濮阳。
曹-cao-不忍再责备曹洪,将他扶起来。这时,门外一阵乱哄哄,曹昂、曹安民等人七手八脚地抬着一张厚木板,向后院走。
木板上铺着锦缎被褥,曹嵩只露出一个脑袋,两颊凹陷,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
曹-cao-快步趋出门,也加入抬着曹嵩的队伍,整个人罕见地有些仓皇,眼睛红红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由于突发事件,主公离开得很急,把郭嘉这位幕僚落在花厅里,继续汇报工作是不可能了。
曹洪没有跟出去,而是对郭嘉说:“洪有负郭先生所托。”看他的神色,竟然比在曹-cao-面前请罪的时候还要惭愧三分。
郭嘉:“尽人事,听天命,将军不必自责。”果然是他先前太唠叨,给曹洪造成了心理压力?他拍拍曹洪的肩:“打陶谦,让你当先锋。”
曹洪恢复一些精神:“好嘞,先谢过先生!”
曹嵩这件事,在郭嘉的反复叮嘱之后,仍然演变成现在的样子。郭嘉心口沉甸甸,连下邳陈的招牌都镇不住,袭击者还诈称是曹-cao-的麾下,那恐怕不是什么散兵游勇、小鱼小虾见财起意,而是有预谋的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