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2)
郭图的计划听起来有点疯狂,但具备很大的可行-xing-,只要能讨来圣旨,就算公孙瓒不想遵旨退兵,也得做做样子,至少要休战几个月。毕竟大家名义上都还是汉臣,谁也不敢带头彻底无视天子。
哪怕最坏的结果:公孙瓒完全不理会圣旨,那还可以宣扬他抗旨,联络天下诸侯一起征讨贼臣公孙瓒。曹-cao-也会更乐意出兵助战。
辛评自问并没有把死人说活、把黑的说白,不费一兵一卒就结交一个强大外援的能耐。不过他的任务非常简单,只要把袁绍的求援书信交给曹-cao-,曹-cao-作为袁绍的小弟,没道理不帮忙,区别只是援兵的人数而已。
对了,主公袁绍那么要面子,“求援兵”这三个字还是不要明着说,先和颍川同乡沟通一下,联络联络感情,肯定能顺利借到援兵的。
他一入兖州就听到不少流言,诸如曹-cao-用人很大胆,让年纪轻轻的荀彧担任兖州别驾,执中处理一州的政务。对年纪更轻的郭嘉言听计从,引为知己。
还有更稀奇的,据说曹-cao-甚至能够容忍戏璕女装赴宴。辛评试着想象了一下:戏志才穿着高腰系带的广袖留仙裙,走在一堆文臣武将中间,缀在衣裙下摆上的轻纱微微扬起,露出一小片华丽的裙角,上面一朵绣工精美的兰花若隐若现……
辛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缓缓得出一个结论:文若、奉孝和志才都混得非常好,都是曹-cao-倚重的心腹谋臣,作为同乡好友,他对这次求援信心十足。
事情比辛评想象中还顺利,曹-cao-亲自迎接他这位使者,双方分主宾在州牧府的正厅入座。参与议事的加上他一共只有七个人,这让习惯了袁绍的大排场的辛评有点不适应。袁绍每次议事,至少一百多个谋臣汇聚一堂,发言首先要博取主公的目光,最好抢答。
随后,关于是否出兵的讨论,场面也相当和谐。居然只有陈宫反对出兵,他站出来说:“袁术的十三万大军已经进入豫州,向着兖州陈留的方向前进,主公万万不可出兵,应该先守住兖州为上。”
戏璕反驳:“当然要出兵去助冀州,要是不帮袁绍守住冀州,任由公孙瓒和黑山贼扩充势力,兖州很快就会四面受敌。”
陈宫:“我们不守住兖州,让袁术打过去,袁绍会三面受敌,处境更加危急。守好兖州也是在援助冀州。”
荀彧不说话,
万潜也一言不发。
辛评正要和陈宫争辩,还没来得及开口,中途离席、出去了片刻的郭嘉就把他拽回坐席上,示意他不要着急。
只见郭嘉气定神闲地摇着折扇,说:“主公,最新的军报,刘表和袁绍结盟,并且出兵围攻袁术的老巢南阳,还截断了袁术的粮道。袁术大军缺粮,集体下水摸河蚌充饥。如果不出意外,他暂时是来不了了。”
“摸河蚌?”曹-cao-哈哈大笑。
然后,辛评就看见曹-cao-高举酒樽,邀诸君共饮。他饮尽杯中酒,就听见曹-cao-下令:“文若和公台留守濮阳城,兖州的大小事务就托付给文若主持。志才和奉孝随孤出征,去冀州,助袁本初剿灭黑山贼于毒。”
辛评一脸懵逼,他准备了一箩筐的说辞一句都没用上,任务已经完成。
荀彧优雅起身,带头行礼道:“诺。”
陈宫面色铁青,曹-cao-走下台阶,用力拍了拍陈宫的肩,叮嘱他:“孤不在,公台要全力协助文若,有什么要事,你们两个商量着办。”
曹-cao-安排夏侯惇留守,屯兵于濮阳,全权负责兖州的军务。赵昂屯兵于顿丘,负责在东郡布防,保护屯田,只要坚持到稻谷成熟,兖州军民都能吃饱肚子。
郭嘉协助夏侯渊和曹纯训练的精锐步兵已经初步成形,光看整齐的军阵,和肃杀的气势,这支军队就非同一般。不过郭嘉建议先让他们在兖州境内剿匪,培养士兵野外生存作战的能力。顺便改善兖州的治安,替曹-cao-赚一波好名声,收拢人心。
国之利器,不可轻易示人。曹-cao-也不想让袁绍见到这支精锐军队,心生警惕。他让夏侯渊和曹纯各领一军,自由剿匪。
所以袁绍见到的援兵,还是曹-cao-的老班底,外加没能入选精锐部队的一部分青州军。当然,由于运送军粮不容易,人数也不可能太多。
曹-cao-的军队,武器和装备都比较落后,还全都是步兵,只能去攻打比较好打的黑山贼于毒所部。
袁绍继续和公孙瓒死磕。
在简陋的中军帐里(和袁绍奢华的中军帐相比),曹-cao-和戏璕、郭嘉,以及诸位武将一起敲定了作战方案,进军朝歌,包围鹿场山的苍岩谷,讨伐于毒。
于毒早就患上了一种一看见曹-cao-就想逃跑的心理疾病,仅仅坚持了五天,这回连跑都没跑掉,不幸被曹-cao-俘虏。
关于黑山贼从冀州府库中抢来的钱粮辎重,居然只有一部分存放在苍岩谷,曹-cao-豪不客气地笑纳了,闷声发大财。又向于毒逼问其余物资的下落。
于毒想借这个机密来活命,嘴巴一度很紧。
曹-cao-知道他要谈条件,沉声发问:“于渠帅要怎样才肯说?”
于毒觉得曹-cao-不好应付,他环视中军大帐,在十几个文臣武将之中找出一个脸最嫩,看起来最面善的人,指着郭嘉说:“我要单独和他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