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3)
乔玄当然知道这个“举贤不避亲仇”的典故。现如今,谁最适合当廷尉呢?
乔玄举荐了他的大仇人陈球担任廷尉。这个消息犹如晴空霹雳,震惊了全国人民。朝野上下一片哗然。人们在惊掉下颌的同时,对乔玄油然生出一股崇敬之情。乔公啊乔公,水土不服就服您。
乔玄的名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就连刘宏看向他的目光中都满是崇拜景仰。
七月,刘宏大婚,立宋氏为皇后。任张让、赵忠、夏恽、郭胜、蹇硕等十二个宦官为中常侍。
十月,鲜卑寇并州。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五月,廷尉陈球弹劾大宦官侯览专权骄奢。一共数十条罪行,桩桩件件证据确凿。
侯览的官印和绶带被没收,奉旨在家中自裁谢罪。
张让和赵忠等中常侍掌权之后,比侯览更加贪婪,他们纵容族人盘剥州郡,侵害百姓。大汉国势日衰。
有人弹劾十常侍,刘宏却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勿要苛责。”
一个皇帝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把阉人视作至亲。乔玄感觉继续留在朝堂上也不可能再有什么作为了。他心灰意冷,称病上疏请求辞官,一连辞了三回,刘宏就是不批准。
乔玄也是一个狠人,刘宏不让他辞官,他就弹劾刘宏的小伙伴盖升。
太中大夫盖升和刘宏的关系非同一般。他担任南阳太守的时候贪污了好几亿钱,当然,这些钱都用来讨刘宏的欢心了。
乔玄要求没收盖升非法所得的财产,把他收押候审。
刘宏很为难,一边是关系非常好的友人盖升。一边是他敬重的老臣。算了,非要辞官就辞吧。
于是,乔玄成功辞职。然而他刚清闲几个月,又被刘宏任命为光禄大夫,后来还当了太尉。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陈球去年就升官当了司空,廷尉一职空悬月余,一直没合适的人选。郭禧被几个昔日的同僚联名举荐,再次担任廷尉。
这年头被人举荐当官实在不能算什么好事,因为需要缴纳一大笔“上任钱”才能风光赴任。
据说还有清官廉吏因为交不起上任钱,被替刘宏上门催钱的督邮活活逼死的。
郭禧怀疑那几个举荐人和他有仇,他把自个儿出仕以来做过的荒唐事都回忆了一遍,从当年担任太学博士(太学的老师称博士)的时候带着学生逛青楼算起。到上个月伙同郭嘉敲诈一个老道士从山中带出来的猴儿酒。到最后也没弄明白这几个举荐人到底是在公报私仇,还是单纯觉得廷尉就要姓郭的来当才好。只得先找族人借了一笔巨款去洛阳赴任。